质疑加登纳“多元智力”

——兼论多元智力与思维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什么叫智力?这在国际心理学界是属于一个争论的问题,较为有名的定义就达一百四五十种之多。根据一般倾向,我们把智力理解为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在美国心理学界对智力的研究中,近几年最有影响的理论有五种,即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加登纳的“多元智力”、帕金斯的“真智力”、塞西的“智力生物生态模型”和梅与格尔曼的“情绪智力”。在我国教育界影响最大的要数加登纳的“多元智力”,可以这么说,我国教育界对其推崇远远胜于美国。

      去年,我和我弟子李庆安博士,在国际《理论心理学》(Theory and Psychology)杂志上发表一篇既表达自己20多年来对智力研究的感受,又带有质疑加登纳“多元智力”的文章,题目叫作“多元智力与思维结构”,我想把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在《中国教育报》上亮个相,以表达我对“多元智力”观的看法。

      一、加登纳的“多元智力”与我国的“六艺”智力观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加登纳(1943-)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原先在波斯顿大学工作,其导师在哈佛大学毕生研究艺术心理学,因前人对之研究太少,故命名为“零点工程”。导师年事已高,希望他与帕金斯共同继承自己的事业,于是1986年加登纳转入哈佛大学当教授,从事“零点工程”研究。

      在心理学界,有个“三维智力结构”的理论,最早提出的是艾森克,完善这种理论的是吉尔福特。按照艾森克的观点,智力内容是智力三维结构中的一维,并指出凡是研究智力的,都承认在智力内容上有三种基本成分:数、形和语言。加登纳于1983年在其《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七种智力,前三种智力来自艾森克等传统观点,即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和语言智力,此外他从“零点工程”研究成果出发,提出了音乐智力和运动智力,又从人格理论提出了人格向外的人际关系智力和人格对内的自我控制智力。1993年,他又出版了一本《多元智力》的书(已译成中文),进一步论述了这七种智力,在国际心理学界,对此自然有一番褒贬不一的评论。

      有趣的是,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中国古代“六艺”教育所蕴含的智力理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谓“六艺”,是指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官学和春秋时期孔子私学的六门基本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加登纳于1993年指出,智力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或者制造产品的能力。而“六艺”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六种能力,亦即六种智力。所以,可以说“六艺”教育所蕴含的理论也是一种智力理论,我们称之为“六艺”教育的智力理论。它包括:“礼”的智力——人际关系的智力,“乐”的智力——音乐智力,“射”的智力——运动智力,“御”的智力——空间智力,“书”的智力——语言智力,“数”的智力——数学逻辑智力。在“六艺”教育中,似乎没有单独阐述自我控制智力,但是,不管是西周的官学,还是孔子的私学,“礼”是第一位的,而“仁”又是“礼”的中心内容。“克己”、“爱人”则是“仁”的基本内容,“克己”毫无疑问地则是自我控制的智力。

      加登纳的“多元智力”观和“六艺”智力观具有相似之处,不仅表现在具体内容上,而且还表现在两个实质性的观点上:一是两种智力观核心相似,即“因材施教”,加登纳强调发现每个儿童青少年的天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就是因材施教吗?二是两种智力观都重视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然而,“多元智力”观与“六艺”智力观是有区别的,除了年代和时代不同之外,还有两点本质的区别:一是前者认为七种智力相互独立、没有内在的联系,而后者则强调以“礼”为中心的相互联系性;二是前者的“未来学校”还处于实验阶段,而“六艺”已经历了近千年的课程了。当然,加登纳的“多元智力”在发展,1998年后,先后提出牧民、工人的“自然主义”智力,宗教观的“存在主义”智力,近时又提出“道德智力”,这些和西周官学至孔子私学“六艺”教育时期流行的“天人合一”智力观、“知情意行”中的道德认知观,等等,都是没法相比的。

      二、智力是一个较难穷尽组合的多元结构

      智力到底由多少种智力因素组成?我们认为它是一个较难穷尽组合的多元结构。今天,国际心理学界更多的是这种看法。为什么?我们认为有四个理由:

      1.先天与后天

      在智力及其发展中,争议最多的课题是先天与后天的问题,即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其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是否由遗传决定的?环境能改变智力吗?教育能否提高智力的水平?如果可能,其作用又有多大?换句话说,个体的智力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改变?这种改变到底有多大的潜力?这些问题,既是古老的问题,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中耗资最多、规模最大的课题。

      我把这个问题,叫做智力发展的条件,总的倾向是交互作用的观点,认为智力及其发展是极其复杂的现象,与先天的、后天的许多条件相联系。具备一定条件,智力及其发展才能实现。而各种条件的性质是不同的,所以在智力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由此可见,智力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给智力结构的先决条件或机制带来了复杂性。

      2.认知与社会认知

      认知心理学称其研究对象是智力性质及人是如何思维的,认知、思维与智力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同义语。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认知的成分,就是构成智力活动基础的感觉、知觉、记忆、表征、思维、想象、言语和操作技能等心理过程。认知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又分自然界和社会世界。自然界,被国际心理学界通称为物理世界。认知既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也包括对社会世界的认知,两者共同构成认知的全部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和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并不是同一层次上的并列关系。社会认知的特点是什么?我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象的特殊性,一个人的社会认知对象正是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或社会环境,其首要内容是人与人际关系;二是发展的特殊性,社会认知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三是社会互动(人际交往及其信息加工)经验对社会认知的作用;四是情感在一个人社会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智力的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给智力结构的类型或要素带来了复杂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