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培(1968-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生;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刘兰玲(1979-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硕士生。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十分重视地区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欧盟学校质量指标计划就是当下为世界所关注的合作项目之一。文章以《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报告——16项质量指标》为蓝本,阐述了欧盟学攻教育质量指标的提出背景、制定目的、指标结构与标准、指标特点及对我国开发教育指标的启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4)06-0040-04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的挑战,提升学校教育品质,欧盟于2000年5月发表了《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报告——16项质量指标》。欧盟开发的16项学校教育质量指标是监控其成员国学校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欧洲各国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的有效参考。该指标体系虽然还在研究和修订之中,但其确立的指标框架和指标背后所蕴含的重要政策议题,不仅对欧洲国家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构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的提出背景

      教育和培训的质量一直是欧盟成立以来优先关注的政治事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首次提出了“欧洲公民”的概念,认为丰富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成为一个积极的欧洲公民、在统一的欧洲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增进欧洲社会凝聚力的基本条件,而高质量的教育是欧盟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促进工人自由流动的基础。因此,《马约》第149条规定,欧洲国家在充分尊重各成员国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系统的组织及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鼓励相互之间的合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欧盟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合作始于“苏格拉底计划”,该计划于1997~1998年在欧洲的101所中学推行了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试验计划。1998年欧盟会员国教育部长和其他11个欧洲国家教育部长在布拉格举行会议,会议建议执委会成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拟定学校质量的指标或基准,以协助各国进行教育系统的评价,于是由26国专家组成的工作委员会于1999年2月成立。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执委会分别于1999年6月1日的欧洲教育部长会议和1999年11月26日的教育理事会提出两份报告,第一份报告提出了指标选择的基本标准,第二份报告得出了指标的初步草案。

      欧洲学校教育质量报告是对2000年3月23-24日在里斯本召开的欧洲理事会特别会议制定的欧盟战略目标的集中反映,即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经济,拥有更多、更高质量的工作和更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全面战略和一个通过投资和反对社会排斥、促进欧洲社会模式现代化的战略。在2000年3月里斯本欧洲最高会议上,欧盟认识到了教育和训练在实现全面就业目标方面的基础作用,因而欧洲理事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可以量化的指标和基准作为比较、监测和回顾已取得的成就的手段的必要性。执委会确信这个在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欧洲第一份报告将为欧洲各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这份报告将促进欧洲的合作并激起所有的教育合作伙伴在制定教育质量政策方面开展广泛的争论。

      二、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的制定目的

      (一)知识的挑战

      在知识方面,欧洲各国面临的挑战是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工作、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重新思考传统的知识观念:教师讲授,学生获得;重新思考知识的评价和测试以及获得更多的技能、态度和学习动机的要求;重新思考课程内容和学科的重要性及学科的划分。以知识的挑战为指导思想,欧盟设计了阅读、数学、科学、公民、外语、ICT(信息与通讯技术)和学会学习等指标。上述知识和技能领域的指标对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提出了挑战。这些指标虽不提供答案,但可以激发欧盟对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思考,迎接知识的挑战意味着要向好的实践学习并且达到最好。

      (二)分权的挑战

      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欧盟国家的教育制度把更多的自主空间移交给了学校。与分权相对应,对学校责任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让学校拥有自治权是一个高风险的政治策略。分权既是值得肯定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可比性、平等、质量保证和检查等方面的问题。较大幅度的授权意味着让学校对他们所理解的教育质量负责,并在教育制度中让他们扮演“主人”的角色。分权容易导致教育标准不一,容易因降低教育质量而引起政治上的争议,因此国家有义务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分权的挑战是如何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确保学校对教育质量负起更多的责任。

      (三)资源的挑战

      由于教育在世界上普遍被看作是一种投资,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在教育系统内解决由变化所带来的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更多的资源。在各级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大多数欧洲国家有在义务教育的两端增加资源的趋势。目前,人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接受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加,学前教育也越来越普及,这对教育资源的供给带来了压力。制定学校教育指标,可以使决策者获得更有用的信息,以便有效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

      (四)社会适应的挑战

      为儿童和青年提供从学校教育中获益的机会,为他们日后的社会生活作准备,是欧洲各国教育制度的目的。近年来这一任务开始面临挑战,因为许多年轻人都认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环境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是脱节的,他们没有从正规教育中获益。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制定者要考虑以下五个问题:1)在社会适应方面学校要传递什么明确和潜在的信息;2)在教育系统的什么地方失去了年轻人,为什么?3)最尖锐的问题在哪里?4)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知道在教育和留住年轻人方面取得了成功?5)未来的选择是什么?公民指标提供了一个社会适应的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