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3)05-0043-04 一、新课程亟待新型学习组织方式的出现 新世纪之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历次改革不同的是,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即将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自主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上。这一目标的确立是知识经济时代,急遽变迁的社会要求课程做出不断的回应,以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目标的根本回归。然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单纯地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积弊深重的教育现状,课程改革亟待从“根”上发生变革,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从课程实施层面上来讲,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很难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1]因此,新课程亟需一种灵活的、弹性的学习组织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就是这样一种符合当前课改精神的新型学习组织方式,它将为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走班制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角度提出的—个概念,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根据预先制定的学习计划,以“走班”的形式,“流动”到自己将要上课的班级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整个班级为单位的行政班授课形式,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重新组成教学班,进行教学。无疑走班制这一学习组织方式为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搭建了实施的平台。 二、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的实践探索 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的萌芽,始于单科走班学习。20世纪80年代华南师大附中“高中物理按程度分班教学”(简称“按程度分教”)最早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进入90年代,“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由以往的单科走班学习向多科走班学习拓展,如长春外国语学校数学和外语科目的走班制学习。到了本世纪初,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得到了长足发展,上海的许多学校纷纷试行走班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的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他们制订的《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内涵丰富、框架科学、操作灵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方案》以“学生”为主体,以“走班制”为轴心,构建了“套餐式课程——走班制学习——学分制管理”多层面、全方位配套的学校课程改革体系,通过学生“走班”学习来推进“套餐式”课程和“学分制”评价的实施。他们的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有3层含义[2]:一是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流动上课,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不同能力水平、发展趋向的学生流动上课;对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学生可自己选择或确定学习内容流动上课。专业课程固定教室,学生流动上课;部分学生跳科跳级,免修流动上课;部分学科教师挂牌讲课,学生流动听课。其二,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其三,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见图1)。
图1 普元高级中学“套餐式”课程方案 实践证明,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影响: (1)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实施教学,以往上课听不懂,没事干的“陪读”现象消失了,学生逐渐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气氛更为和谐,师生间的距离被拉近,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地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2)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走班制学习给学生创设了根据自我发展的需要、自身的兴趣、特长等选择走班学习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痛快”,这样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增强了其学习的自信心。 (3)学生学会了选择。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赋予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为他们提供了自我选择和决策的机会。在学校、教师、家长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使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定位。 三、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的实施与管理 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克服了传统的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一弊端,基本解决了普通班级授课制中凸显的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在多次选择和自我调整中,开发了自身潜能,在选择中学会了选择,在成长中不断走向成熟。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这一新型的学习组织方式呢?这是实践中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实施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的基本条件 (1)课程设置。实施走班制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构建要遵循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原则[3](P7),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规划人生。课程结构的构建要考虑国家课程,还要因地制宜开发学校课程。课程类型可包括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为国家基础型课程,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共同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这—类型的课程由工具性科目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科技等科目)、社会科目类(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等科目)、自然科目类(包括科学〈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技术科目类(包括劳动技术等科目)、体艺科目类(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组成。选修课程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国家设置的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另一种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比如,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拓展型课程的内容主要体现知识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功能上,除了进一步着眼于对基础学力的培养外,更注重培养个性,培养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拓展型课程可分领域设置,既包括不同学段的学生按不同要求在若干领域中的必选科目,也包括跨学段的自选科目。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现有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专题或项目,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着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以及实现知识迁移和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功能旨在打破“学科中心”课程对学生的桎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