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摄影文学

——关于摄影文学的对话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徐珂:(以下简称徐)很多人认为,在历史上,中国的文学曾经担当了启蒙和救亡的重任,但是,在今天文学界面临的诸多难题和问题中,最重要的却是:究竟还有没有文学的

      声音?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是文学的最后一声沉重的叹息?

      成东方:(以下简称成)这要看文学的实践。俗话说: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我们考虑到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文学自身也存在着启蒙和救亡的任务,再看看今天我们为此而发展的摄影文学,这些人一定会改变悲观的心情。

      徐:自豪中透出对文学的乐观情怀。这也难怪啊,摄影文学今天已经成长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文艺思潮,成为了文学的脊梁。今年10月份,在中国现代文学馆,3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第十三届冰心奖颁奖仪式,你荣获了创立摄影文学特别贡献奖。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首都各大媒体都有专门的报道,真该让那些悲观者们也来感受一番这空前的盛事。

      成:长江后浪推前浪,文学不可能止息。正是怀抱这种观念,1990年3月3日,我在《人民日报》发表《摄影文学发展前景广阔》一文,首次提出“摄影文学”的“概念”就是为了发展处于困境中的文学。今天,摄影文学已呈轰轰烈烈之势,我也从一个挚爱文学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中年人,俱往已!

      徐:作为摄影文学的创始人,你荣获了冰心奖,本来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怎么今天却变得如此感慨万千?还是回到摄影文学中来吧,我现在很想知道你是怎样理解“摄影文学”的?

      成:好吧!我认为,摄影文学是摄影、文学等艺术形式,包括传媒和印刷等现代技术手段伴随而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现代传媒流行的、依靠现代复印技术制作的、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经过一幅或者若干幅连续的摄影画面进行表现的,运用文字进行说明和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但是,“摄影文学”不可能是“什么”,这个概念仅仅是对“摄影文学”的一种描述,伴随着摄影文学的发展,“摄影文学”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徐:这很符合灵活而又务实的辩证逻辑。我们任何时刻对摄影文学本身最理性的情感想象,都是对摄影文学的一种终止性缔造和思悼,我们虽然在思索中发现了摄影文学的现实生命,将它从现实中昭回并制造和厘定了各种“摄影文学”的观念,但是,摄影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凭空制造的,它有着自身的真实发展历程,并且这个历程可以确证它自身。

      成:那让我们回到从前吧!过去摄影文学鲜活的现实已成档案,我们通常不得不用一个个间隔的和过去的事件序列来取代摄影文学的发展:1998年,我开始了对摄影文学的构想。1990年,我比较学理化地阐述了摄影文学这一创新的复合艺术概念。1993年7月25日,我主编的《中华摄影文学》问世,从此,摄影文学真正开始有独立自足意识地走向创作实践,摄影散文、摄影诗等艺术形式开始百花齐放、争齐斗妍,成为摄影文学大家族的成员。1993年人民摄影报展开摄影文学论争,1994年春天,《文汇报》与《中华摄影文学》联合举办摄影文学笔谈征文。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组织专家学者畅谈摄影文学。1995年10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1995年11月,《中华摄影文学》《人民文学》《中国摄影家》《娥媚》四家杂志社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召开全国首届摄影文学理论研讨会,布赫、汝信等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摄影文学得到了与会文艺理论界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和支持。2000年6月,《21世纪全国首届幼儿摄影诗大赛》开始面向海内外征稿。2001年元月,中国影响最大的文艺理论报刊之一《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刊,摄影文学从民间意识状态真正融入了文学主流意识形态,并开始独立自主地成长起来,标志着摄影文学走向成熟。2001年11月,岳阳师范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成立,标志着摄影文学由独立自足地生产转向了自由自觉地理论创新。2002年元月,《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又改为铜板纸彩色图片印刷,真正实现了摄影文学贴近生活世界的本真性。“冰心奖”增设了摄影文学奖项,7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隆重推出“摄影文学栏目”,从此,摄影文学将从中央电视台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徐:真正的文学的声音!摄影文学走过的足迹确证了自身,同时也禁闭了其它有悖于它的声音。但是,我们现在对摄影文学过去的一种追忆,目的是使它出场,在读者面前展示它应展示的魅力……是时候了!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继续探询它原初是如何被人们创造出来的?

      成:刨根究底,这应该是一种人类的审美价值趋向。我国的传统文人很早就创造出了图文结合的审美艺术形式,首先是题画诗文,另外还有佛经中的变文变图。但是,究竟为什么作此创造,恐怕没人能够说得清。今天,我尝试着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摄影图画来增加文学的现代感和丰富性,以实现文字文学和图画的互文性,来挽救日益衰落的传统纸张文学。

      徐:是啊!有人不是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了吗?摄影文学正生逢其时,应该说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发展。比如,摄影图片作为今天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在所谓的类像时代是不是可以挽救纯文字文学没落的命运?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增加大众化文字文学的精英意识和审美意蕴呢?它作为一种应用当代技术的文学形式是不是也很有现代感呢?是不是一种民族文学的当代创新呢?……

      成:当然,这些想法也曾占据了我的灵魂……我很兴奋,当我感受到摄影文学光辉的时候。

      徐:那么,使人产生疑问的是:西方历史上也出现过连续摄影,但是,摄影文学为什么却在中国被有意识的创造和兴盛?1988-1990年间,你又是怎样透过当时的“文化热”所引起的对文学的灼烧,而创造出摄影文学的?成:我想:这是中西文化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使然。西方历史上虽然出现了连续摄影或摄影故事,但当时和以后它被淹没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之中,并没有在理论上加以确认。西方放纵文学的发展,使文学多元化了,多元化的文学隐匿了摄影文学的光辉,况且在匆忙的商业世界里,摄影图画过多地停驻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风骚亮丽的电影电视明星那里,招摇过世。

      徐:说到这里,我想你一定伤心:你所热爱的摄影图画在西方怎么就这样背离了自身文学艺术的“正道”而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铜钱声和橘子香水味呢?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并不少见,只是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绝对不允许不健康向上的内容出现,多年来培育的社会道德规范也不允许,而看看今天纯粹的文字文学,的确很难跟上时代的匆匆步伐了,也没有产生新的文字文学思潮。只有摄影文学在传媒技术、复印技术的推波助澜下,在图画与文字的互动联姻中,创造出了一种人们至今正在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