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艺思想体大精深,今天看来,它仍是一座价值丰富的理论宝库。我这里主要就毛泽东同志有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提高文艺创作水平的关系的论述,谈谈我重读《讲话》的体会。 文学创作是极富个体感性特征的审美活动,它反对概念化、抽象化,但是,这并非意味着理论学习对创作是可有可无的,甚或是有害的。相反,作家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创作对象意蕴的开掘和对创作主体思想境界的升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学创作必须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基础,它离不开作家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作家若只是抓住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抓住自己零星的感觉,那么,他只能漂浮于生活的表层,无法探视到决定生活流向的汹涌的潜流。因此,作家需要“了解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需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他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他们的面貌和他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这是进入文学创作过程的一个必经的前奏,虽然它可能不是以孤立的思维阶段的形式出现,但这一过程是存在的。而要了解、分析、研究就不能光凭感觉,它们离不开理论认识和理论思维。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毛泽东反复要求作家不但要学习文学创作,而且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因为只有具有强大的思想开掘能力,才能改变那种思想苍白、境界逼仄的文学创作。 当前,我们有许多文学创作,表面上神气十足,但其实却没有什么货色,不会分析问题,缺乏理性的深度与硬度,迷惑于表象,一叶障目,看不到生活的本质与趋势,难以出乎软媚的感觉主义的世界,得出的往往是一些对生活的片面而错误的结论。这种“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譬如说,在当前“戏说”历史的创作热潮中,这些“戏说”作品的“戏”很足,娱乐性很强,这是它们的长处和优势。但是,其中许多作品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就丧失了分析、批判的能力,无法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科学的方法给予它们以当代性的审美理解与审美评价,因而无法带来新的观点,新的解释,新的创造,新的突破,自然难以有令人震撼的历史穿透力。 有些作家认为文学创作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感受即真实”。如果说这是极少数人的创作试验,是可以的,但若将其作为创作的一般规律、一般原则,可能就大谬不然了。强调创作的感性个体性是对的,创作本来就是一种个体活动,但如果躲进小楼成一统,只能描摹一点私人的皮肤感受,陷入感觉主义的泥淖中,这种私人化写作恐怕是无法创造出黄钟大吕式的时代巨著来,而这正是我们的时代所缺失的。 我们一直强调作家要深入生活,这是根本,但如果忽略了作家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对创作来说,也是片面的难以奏效的行为。创作主体先进的思想观念、敏锐的思辨能力,在创作题材的开掘上,在文学意象的建构上,在强化生活的丰富性深刻性上,永远具有创造价值,是作家对生活状态进行审美判断的基础。否则,根本无法创造出真正具有深刻意蕴的文学形象来。 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包括学习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文艺工作者不断深入认识生活,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创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学习,永远是我们文艺事业繁荣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