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文艺复兴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七次文代会和第六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而实现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不仅有政治的、经济的复兴,也要有文化的文艺的复兴,所以实现中华文艺复兴势在必行。

      一

      推动和促进中华文艺复兴有现实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中华文艺复兴是以发展为主题之一的当今时代的要求。当今的时代是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之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民族都在努力发展自己,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也不例外。怎么发展自己?江泽民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显然,只有大力提倡创新,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主题,发展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因素很多,但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是一个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新要有成果,出成果要有人才,出人才要有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土壤和环境。优秀人才只有在创新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中,才能发挥潜能,完成重大成果,开创卓越的事业(参见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3期)。哥白尼、哥伦布、伽利略、马丁·路德、托马斯·莫尔、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乔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创新人才的创新成果就是在文艺复兴的科技文化艺术高涨的文化氛围、环境中产生出来的。没有文艺复兴的文化氛围、环境,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创新人才、创新成果。

      这么一来,为了适应发展这个时代主题,为了在创新中发展我们的科技文化艺术,发展我们的国家民族,理应营造出一个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环境。这个文化氛围、环境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正是我们马上就要详细论述到的崇尚科学技术,崇尚文化艺术,崇尚创新突破,以科技文化艺术的普遍持久高涨为主要特征、表现的中华文艺复兴。这就意味着,当今的时代主题,要求出现中华文艺复兴。

      (二)中华文艺复兴是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的要求。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政治、经济、文化都要得到复兴的复兴。反观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复兴路程,我们看到:(1)中华民族的政治复兴正在顺利实现中,标志是: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当了家作了主;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主张正在逐步实现。(2)中华民族的经济复兴正在高歌猛进,标志是: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能使我国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民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人民生活进入小康。(3)文化复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政治复兴、经济复兴一比较,就显得逊色,显得滞后。以至于从50年代的“文化大跃进”到90年代的“文化大制作、大策划”,从向苏联的“文化一边倒”到走马灯式地演练西方学说,都可以看到文化发展中的依附性品格;以至于在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冲击下,以价值迷失、道德迷失、行为规范迷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成风,贪污腐败屡禁不止为表现的“社会理性缺位”严重;以至于忧国忧民的费孝通先生要说,“现在中国的大问题是知识落后于时代要求”,“没有重视精神的方面”,“物质讲得多,精神讲得少了”(《“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

      因此,文化建设、文化复兴至关重要。第一,世界主要国家文明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的强大实质上就是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的强大,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根本上是文化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强盛,必须重视文化、重视人才,除此别无它路。第二,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缺乏理性的人不可能担承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球化、高科技时代的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显然,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扭转文化建设、复兴的“逊色”、“滞后’,不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来,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后劲,政治经济的复兴就会被拖住后腿,甚至功亏一篑。

      那么,怎样才能收到文化建设、复兴的实效?按部就班,平平常常地进行建设行吗?不行,一定要推动和促进以科学文化艺术的普遍持久高涨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艺复兴才行。道理很简单,有了中华文艺复兴,科学文化艺术工作者才能在科技文化艺术普遍持久高涨的文化氛围、环境中,不受与科学文化艺术发展无关的形形色色因素的干扰、影响,潜心钻研,多方交流,大搞创新突破,创造出高水平的丰硕成果;有了中华文艺复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才能在因为科技文化艺术的普遍持久高涨而形成的浓重理性氛围中受到熏陶,迅速提高自己的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言以蔽之,有了中华文艺复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就因为如此,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要求出现中华文艺复兴。

      (三)中华文艺复兴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格局的要求。经济全球化潮流,及至文化全球化潮流已经成了国际格局中的现实,并且正在深入发展中。这种全球化是“双刃剑”,既给我们中华文化带来了向各国各民族文化学习以发展、提高自己的机遇,又带来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企图欺凌、扼杀自己的挑战。必须强调指出,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综合优势,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长期的、严峻的。而且,这种挑战的严峻性已经显露出来,因为在现代西方中心主义的语境中,中华文化不断地走向边缘,以至在文化的许多层面上都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例如,一些学者以追逐重复西方理论思潮,卖弄新鲜的洋术语洋概念而沾沾自喜;在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人民原本追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境界日渐消失,因而一些人面对真情,变得漠然;面对罪恶,变得置若罔闻。

      显然,选择一种有效形式来回应全球化潮流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极其重要的事情,而基于下列原因,中华文艺复兴是回应全球化潮流的最佳选择和最好形式:第一,要使作为中华文艺复兴主要特征的科技文化艺术的普遍持久高涨成为现实,我们就必须正视全球化潮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而努力学习能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来自各国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成果;第二,只有通过中华文艺复兴所特有的中华科技文化艺术的普遍持久高涨,中华文化才能最终摆脱弱势地位,结出能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所认同和喜好的,并且足以回答西方强势文化、文化霸权挑战的丰硕成果;第三,中华文艺复兴是一种历史潮流,以中华文艺复兴潮流回应全球化潮流,“潮流”对“潮流”,是“同质相对”,恰到好处。总而言之,中华文艺复兴是回应全球化潮流的最佳选择和最好形式,而这也说明它的出现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格局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