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引导着人们思想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交往社会的临近,交往实践观备受关注,成为对当代哲学主题转向的积极回应,并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加深了人们对交往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人们认识其他事物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一 交往是主体由相互认识与相互理解走向共同理解的过程,互识是交往的基础,使交往成为可能,共识则是交往的目的,使交往变为现实。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课堂教学要实现的是期望理解(教师希望学生能够产生的理解)与实际理解(学生自己达到的真实理解)的统一,从而形成共同的理解。因此,从交往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一种交往活动,这就使得我们能够利用交往实践观来审视课堂教学。在交往实践中,如果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体存在,主体—主体关系就会在某种意义上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或物物关系,交往就会异化。[1]交往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异化,即主体—主体关系蜕变为主客体关系,其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不平等、不自由。交往实践强调的是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之间的平等与自由,强调的是主体间性。但在我们中小学的课堂中,学生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的主体参与教学交往,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课堂教学交往走向异化。当然,或许说课堂教学交往被异化言过其辞,但说课堂教学交往存在着诸多缺失,则应该是一个不过分的评价。具体言,这些缺失至少表现在: (一)课堂教学交往过程单向化 在交往活动中,参与交往的主体都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信息交换者和传递者,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交往活动的,这就决定了交往活动不是没有反馈的单向活动,而是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对话,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双边过程,而不是一种僵化的强制的过程。但现有的课堂教学交往却呈现单边化和静态化的倾向,有人从时间的角度对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向全体学生灌输为主,以教师面向全班学生的单向交流为主,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2]而且师生之间的这种交往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静态的个体交往。[3] 课堂教学交往过程的单向化与静态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其中之一。由于教师思想的保守性,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及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性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种教学观念强调知识的授受,因而容易导致教师的满堂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不是以主动、积极、自由的主体参与教学交往,在课堂中,只能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因此,课堂教学交往中师生之间缺乏对话,更多的是教师个人的“独白”,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反馈,更多的时候是教师的个人表演。 班级上课制则是造成课堂教学交往单边化另一个重要原因。班级上课制以学生集体作为教师与学生个体进行交往的中介,教师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要与不同的学生进行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因此变得疏远和抽象。师生关系的疏远化和抽象化导致了师生交往的疏远化和抽象化,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因为只有在我们与人类的直接交往中,我们才能洞察人的特性。要理解人,我们就必须在实际上面对着人,必须面对面地与人来往。”[4]此外,由于个体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而班级上课制强调的是标准化、同步化和统一化,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交往中无法顾及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存在,学生之间的差别性和主体性都被忽视,这些因素都使得课堂教学交往成为教师的单边活动,而不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二)课堂教学交往形式单一化 课堂教学交往可以分为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师生交往可以分为教师与学生个性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学生小组间的交往及教师与全班学生之间的交往;生生交往可以分为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学生个体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交往、学生个体与全班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小组之间的交往和学生小组与全班学生之间的交往。 尽管课堂教学交往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实际中的课堂教学交往其类型却比较单一。学生主体性和独立自主权的丧失,课堂教学交往过程的单向化,制约着交往类型的多样性。同时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中的交往以强控型为主,教师严格地控制着课堂活动的进行,教师对学生普遍采取单一的、显形的控制方式,[3]在这样的控制方式下,课堂教学交往类型的多样化必然受到影响。此外,班级上课制成为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后,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但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学生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他们的课桌椅基本上是按“秧田式”排列,他们只能规规矩矩地坐着,自由受到严重的束缚,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各种交往形式也就难以组织起来。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交往中,师生的交往占据了总体的93.2%,而学生之间的交往只占6.8%,而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交往中,学生个体与班级之间的交往占73.6%,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占19.4%,小组之间的交往占6.9%。[5]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十分缺乏的,学生群体的交往更是匮乏,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因此显得比较单一。 (三)课堂教学交往缺乏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