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的批评不绝于耳:“我们对考试的分数苦苦追求,对它的着魔,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注: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南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有人说“高中会考是劳民伤财”,是“先天不足,后天失控”;《梦里花季不下雨》一书中甚至大呼“高考不死,大难不已。”(注:见《华西都市报》,1998年11月10日。)人们如此激烈地抨击教育考试,到底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位于基础教育末端的大规模教育考试——高考,由于涉及高中毕业成果的检验和升学乃至就业,涉及考生人生道路的重要选择,使只占几天时间的考试与十多年基础教育比较,形成了上位与下位之分,使对应试者的“德、学、才、识、体”(诸方面或某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测试或甄别活动,(注:廖平胜等:《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似乎超出了对受教育者的德、学、才、识、体所长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加以培养的基础教育本身的份量,考试处于一种超负荷运作的状态之中。从某个角度讲,考试的负载太重,致使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庸,成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教学过程发生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教育考试的额外负载 作为教育考试之一的高考,其额外负载,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高估了高考的甄别作用 1997年当人们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时,各界人士畅谈恢复高考的重大历史意义时指出,“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整整一代人得救了”(注:转引自杨学为:《高考改革与国情》,《求是》,1999年第5期,第32页。),说明考试在许多人心目中有何等重要的地位。的确,考试具有检测导向、节约高效、甄别选拔、广泛认同和维护文化同一性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但是,单就甄别而言,其作用远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境界。高考的录取原则每年如教育部有关文件所述,即:德、智、体全面衡量,公平公正,在“德、体合格的基础上”,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然而实际操作与录取政策是很难契合的,录取政策仅仅只是为考试标明了一个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方向。实际操作过程中,近年只有极少数身体条件不合格的,而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的一个省也难找一个,分数成了择优录取的惟一依据。 考试分数反映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业状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考生学习的刻苦精神、学习和整理知识的能力、思维水平的某些优势,反映出高分学生专心学习、为国争光、勤奋努力等理想情操,甚至也反映出一定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水平;但是,这些能力、优势与素质仅凭考试总分是不能准确表达的,更何况,考试分数主要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运用知识解决一些浅显问题的能力,而不具备甄别个体差异的功能。加之,考题及题型设计的覆盖面虽然较广、水平不断提高,但毕竟是一种抽样,对一次考试而言,众多学生因教师指导与复习等原因,知识和解题训练储备与抽样的吻合度是大相径庭的,考生在考试时所发挥的真实水平也会千差万别;考试环境(包括温度、光线、噪音、周围环境)对考试及考生的影响也很不一致,对考生发挥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评卷的误差控制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我国考试界经多年研究,试图努力把误差减小到最低程度,但对每个考生的分数认定仍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准确。如此种种,都对考生个体甄别的准确性带来严重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甄别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不完整的局部,考试都是笔试比重大,高考加外语听力,会考的实践与劳技考查还在探索,动手能力、技能的甄别未能得到相应的体现。 就成绩分析而言,我国多数省份一般都采取原始分累加总分合成制,学生的各科成绩的知识含量与智力含量是不尽一致的,不同学科分数的不同可以组合成相同相近的总分,这也是考试分数处理中引起个体差异甄别误差的原因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具有不同办学水平、层次、特色和不同专业设置的高校,在挑选新生时,即使考试检测真实度很高,都按分数高低录取,就符合高校的培养要求吗?高校对考生的甄别除了基础知识共同的部分之外,还有许多如知识结构、专业性向、潜力天赋、未来用人部门的特殊要求等,这些目前的考试虽有所应对,但其甄别的功能还远不能满足其需要。 然而,人们不容许考试在甄别功能上的缺失,对考试赋予了太多的理想成分。在人力物力、科学水平达不到教育评价和学校选拔的新的要求,其它评价手段人为因素多、误差大、标准难统一的状态下,高估高考甄别功能,把考试当成选拔甄别的万能万全之策,对其它辅助甄别的评价或嫌麻烦,或弃之不顾,而考试在无力承载时,又加以抨击甚至声言取消,这些现象岂不引人深思? (二)把对基础教育成果的期待“错位”到对高考的期待 高考处在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的末端,第一要义则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我国正从新世纪的起点向人类的未来迈进,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的新形势,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教育和教育的建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寄希望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注:引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也对我国新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勾划出理想图景:“教育需要进行理想新人的设计。……新人形象中与以往培养目标相比,有三方面突出的区别:其一,认知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有善于捕捉、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善于对自己各种需要、能力、思维品质与策略、态度和行为等进行反思的能力;立体、动态、多元统一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体悟人生与生命的内省思维能力。其二,道德面貌方面。要求学生在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感;成为既有理想和抱负,又能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未来新人。其三,精神面貌方面。要求学生自信、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有承受挫折、战胜危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