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开始的这次改革表现出跟以往的改革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时间长,已历时20年,显示出逐渐深化发展的趋势。其次是广泛的社会参与,波及政府、实业界、家长、教育和心理研究机构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再次,从过去地区性的、局部内容上的改革发展为全国性的系统的、综合改革。改革的内容涉及教育政策、教育体制和学校教育内部各方面,主要集中在“学术标准基础上的责任制和督导制”、“学校整体综合改革”、“教育体制上的市场策略”、“教育管理上的分享决策”等四方面。标准改革是其中影响最大,时间最长,最具核心地位的改革。 一、标准改革的由来 80年代后期,教育界逐渐把改革的矛头指向教育标准和课程。认为不重视基础学科学术发展是美国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1989年布什和政府首脑召集教育界最高级会议,讨论国家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所有孩子都能学习;每个孩子必须学习包括基础性和挑战性在内的课程”的思想。1989年,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出版《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1993年11月,“国家研究理事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发表《科学教育标准》。1994年3月克林顿签署“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案”,批准成立“国家教育标准和改进委员会”(NESIC),确立了国家和州级的内容标准、操作标准、学习机会标准以及州一级的评价标准。经过10多年,所有州一级地方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更详细和具体的标准,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和社会研究等主要科目,涉及艺术、公民教育、外语、社会研究、经济、健康与体育教育、生活技能、商业教育、公民与政治等。标准一般由政府及主管部门提倡和敦促,国家级指导性标准由全国性教育机构和专业研究机构开发,各地方(州)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州标准。 二、标准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1.什么是标准 标准指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应达到的结果,即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标准不阐述怎样使学生达到目的,这是课程的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选择无论是哪种,只要他认为适合帮助学生达到标准的课程。标准分三种,一是内容标准,二是操作标准,三是学习机会标准。学习机会标准旨在调整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平衡,以使所有学生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内容标准说明学生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操作标准旨在测量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内容标准的要求。实际上是学生在某种测验工具上的分数,如数学中的解决问题、语言中的论文写作。以写作为例:内容标准:学生能用合适的形式、规范、风格,针对不同对象表达思想和信息。如写出报告、说明书、文字作品与评论、有说服力和思想的论文等。4年级学生能使用采访、调查、计算机和图书馆等手段搜集信息并写出相关报告。操作标准:由具体实例和操作定义组成。“写出目的明确的短叙事文;有细节,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逻辑的、连惯的组织;句子结构符合规范并富于变化;使用可接受的、有效的语言;错别字少。”再看另一个典型的内容标准:在“社会研究”科目中,教师要上的课是古代文明。这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大量事实,还有一些民间传说、民族习俗等。关于古代埃及,什么东西最重要呢?孩子们非常喜欢了解木乃伊的制作,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但这些与“古代文明”这个主题有什么联系?从古埃及文化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教师过去习惯于盲目跟着教材教学,一学期开始从教材的第一页起尽量往后教,很少思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了标准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就会随时思考,所教或所学的是不是他们最终想要培养的?或者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些最终目标?可见,标准绝不是评价学中的那种“标准化”。 2.标准的特点 标准改革强调5个关键因素:简明和易于理解的内容标准,直接源于内容标准的有效测试,基本标准的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及时的、准确的、易于理解的结果和报告,适当的奖励、鼓励和有针对性的帮助。 1)高要求、强调统一性和教育公平 高要求体现在:制定这些标准基于两个假设:所有孩子都能学习;每个孩子必须学习包括基础性和挑战性在内的课程。很多标准不是由教育组织制定,而由专业研究机构制定。统一性:标准不是针对部分学生,而是对所有学生的统一要求。标准将成为教育公平的一种重要工具:如果要求所有孩子达到标准,所有的学校就必须努力使孩子们达到,而不仅仅是要求中产阶级子女或有希望上大学的孩子所就读的学校达到。但标准同时具有灵活性:过去的课程中,在一学年的九个月内,学生要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如果不能按时掌握,学生将没有补救的机会。改革后的标准也是固定的,但学生可以用长一些或短一些时间来掌握它们。 2)督导作用 标准提供了改革的中心任务,即所有学生必须达到标准。标准一经认可就在社会广泛发生和宣传,从而成为社会评价学校一切方面工作的尺度。人人都清楚学校要干什么,学生必须学什么,学生清楚目标并可以通过体现目标的测验来引导自己完成任务。教师可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来使学生达到标准,并依据对目标的接近来判断自己工作的成效。家长可通过与标准相联系的家庭作业来帮助学生。管理者依据标准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保证旨在达到标准的教学。所有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包括物资分配、计划、人员安排等,都应以此为标准进行判断。例如,家长、学生和教师就会问:8年级是不是在上代数?使用学校实验室提供的仪器是否能使学生达到科学类课程标准?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足够的写作以使他们达到写作标准?大多数标准强调用测试所取得的数据或其他信息作为对学生、教师、学校实施奖惩的依据。通常在4、8、12年级设的基准点测试,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就不能通过,以此督促学校汲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目前,已有不少地方规定,学生如果达不到规定标准,学校将被限期整改甚至撤消,而表现好的学校则会得到更多的资金作为奖励。显然,在这一改革中,考试和分数是非常重要的。 3)在加强基础的同时,强调综合性、创造性 标准中所强调的“基础”,绝不是那种生硬的、靠死记硬背和书本获得的东西。考察目前颁布的国家的州一级的标准我们发现,标准非常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理论性。总之,其所指的基础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例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将科学教育的内容分为八个领域:“科学中的一般概念和过程”、“科学探究”、“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自然科学史”。把“学习科学是一种探究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教给学生”(Learning science issomething students do,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作为首要原则。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呈现问题的方法,论证的规则和科研成果表述的技术。他们把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描述为一系列高水平的活动——质疑、深思、分析、动手实验、讨论、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