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消除心理疾患为目标,采用心理治疗方法的医学模式;以改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性为目标,采用活动法或脱敏法等行为矫正技术的社会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以解决或消除某一方面、某个层面的心理问题为目标,采用专门的心理咨询或辅导的心理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又分为行为模式、认知模式和人本模式。综合分析上述各学科模式的利弊,我们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提出并实施了生理—心理—社会—教育协调作用的整合模式。该模式以促进学生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为目标;根据教育对象已有心理素质水平和发展需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促进智能、个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发展为基本教育内容;运用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主体心理素质形成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适宜的教育干预情境,设计有效的教育策略,最终达到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两个相互衔接的基本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积极适应,即学生能够合理应对学习、生活、交往和身体发育中各种变化,能够表现出与学习、生活、交往活动的变化及身体发育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面对学习情境、任务要求、目标内容的变化,生活历程、内容、环境的变化,交往环境、交往对象、交往规范的变化,身体生长发育的变化,学生能否表现出与这些变化相适应的心理和行为,既是衡量其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积极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身心协调),做到会学习、会交往、会生活、会做人,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二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级目标。因此,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既应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又应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点。 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是体现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的两级基本目标,这两级目标的提出与整合主要基于如下考虑:(1)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和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巨变,社会规范重构,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社会竞争加剧,生存压力加大,价值观念多元,家庭结构和功能显著变化,知识信息的更新速率加快,文化的开放度提高……快节奏、高竞争、高压力、多变换的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适应力、个性、认知等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人的素质发展新的内涵。因此,学校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才能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2)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看,客观上需要促进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迅猛发展但尚未成熟,心理矛盾交织,知识经验、生活阅历相当有限,适应能力差,心理发展中易出现障碍。据国内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有10%~20%的中小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角色紧张和冲突、自我中心、挫折耐受力差、过度依赖、过度焦虑、情绪脆弱、攻击性行为、人际交往障碍、孤独与冷漠等等。上述障碍表现形式多样、成因复杂,这要求教育者根据不同的障碍类型和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咨询、辅导和教育对策。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应性教育,学生能够表现出与学习、生活、交往和生理发育的变化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同时,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认知、个性和适应性等多维度去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对学习、生活、交往和环境的适应能力,缓解他们成长中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3)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看,有必要强调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的协同进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虽方兴未艾,但实践中存在若干误区: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少数学生,途径和方法局限在医学模式中的心理治疗,把心理障碍等同于心理疾病,甚至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歧视、漠视或忽视的态度;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把因为心理素质发展不成熟、心理适应力差而引起的心理障碍等同于道德品质问题,采用简单说教或严格管束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在其心理健康中的基础作用,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要求。我们认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和健康发展,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养成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整合作用发挥的重要标志。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整合 在构建和选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以适应与发展两个基本目标为主线进行综合安排。所谓综合安排,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从总体和局部综合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二是以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特点及具体的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成长中普遍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各有侧重的培养和训练,安排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内容。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概括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由八个基本部分有机构成:(1)适应学习,如学习环境的熟悉、学习任务要求的了解、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动机的激发、应考技能的掌握、应考心态的调整、学习疲劳和两极分化的预防等。(2)适应生活,如生活环境的熟悉、生活内容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技能的掌握、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等。(3)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同学关系,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掌握交往媒体,发展交往技能,消除人际交往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等。(4)学会做人,如处理个人与集体规范、他人要求、社会公德的关系,处理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等。(5)发展智能,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策略,同时着力培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6)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自信心、自尊心、自控力、独立性、成就动机,能够接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等。(7)发展社会性,发展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奉献感、竞争和合作意识等。(8)发展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的动机、创造的兴趣、创造的愿望,认识自己创造的潜能,掌握创造的思维方法与策略,发展创造性想象,进而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上述八个方面的内容既体现总目的的要求,又分别反映两个目标的要求,同时力求目标内(如适应)彼此衔接,目标间(适应和发展)上下连续,形成一个有机的内容体系,促成内容之间的协调整合。 三、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整合 从实施过程考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若从教育途径看,主要有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心理咨询与辅导、结合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等;若从教育要素看,可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等;若从教育活动的承担主体看,主要有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非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等。如何将多种活动形式有机地整合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在指导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中,力图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式、要素整合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