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61(2001)09-0063-05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将教育看成一项公共事业,视办教育为政府天职。80年代之后,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教育市场化成为西方不少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究其原因,既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教育的因素,其最终目的都在于:1.由家长与学生自由选择学校,代替由国家当局分配入学的措施;2.发展私立教育机构,发挥其较公立教育更佳的效能与效率;3.运用市场规则来经营教育,消除国家对教育的垄断,即给教育松绑,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Mitter,1996)(注:童敏雯:《教育市场化初探》,《教育社会学通讯》[台],1999年第12期。)。 西方各国教育市场化的这种趋向,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都有褒贬不一的说法。一些学者亦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各种弊端,并从不同方面针对上述教育市场化诉求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批评。本文拟对这些批评作简要的介绍与评述,以期从中吸取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一 旨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自由择校政策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自由择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保守党推行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政策之一(注:李桢:《英国家长择校的改革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他们称过往的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做法,以致国民对政府产生严重的依赖,因此主张在教育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学校作为特殊商品(教育)的提供者在众多消费者中竞争顾客(家长),以促使学校提高教育水准和增进教育效率的目的。然而这种教育效率的增进却损害了教育公平,因而招致许多严肃的学术批评。 许多学者认为在具体实施中这种由新自由主义者(注: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源于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思想,当代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海叶克(Friedrich Hayek)。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市场”优于“全面就业”、“福利国家”和“收入的再分配”。他们认为“市场机制优于计划机制”,因为只要不干预市场,市场就会自动调节,“社会公正”与“公正的分配”毫无意义,但同时也承认最低限度的国家控制是有必要的。在教育领域他们谈论更多的是教育中的“选择”、“竞争”和“市场”,其教育主要有:要求加强家长对自己子女所上学校的选择权:加强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作用:鼓励学校之间的竞争:要求把财权下放给学校;建立“国立学校”,使公立学校得以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等等。)所倡导的自由择校政策并未实现倡导者们所期望的真正的教育公平;相反,它却使原本就存在阶级、种族、性别等不平等的社会显得更为不公(注:Michael.W.Apple主讲,黄庭康简译:Markets,Standards,andinequality in Education:Can Critical Pedagogies Interrupt Rightist Policies?《教育社会学通讯》[台],2000年第23期。)。其原因有二:就社会中的个体而言,人的起点各有不同,若以市场公平原则来要求每个人都不分种族、阶级或性别而在市场中接受公平的竞争,只会使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处境更为艰难;而就整个社会而言,自由择校亦有可能加剧社会的分化程度,尤其是过度的自由择校不仅不利于社会各阶层或宗教团体之间的对话,还可能引发隔离主义思想的蔓延,导致家长将子女送入“隔离学校”(segregated school),造成儿童平等民主意识及技能培养的淡薄与削弱,从而损害社会的凝聚力(注:李桢:《英国家长择校的改革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家长选择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市场中这些信息的开放与畅通应该面向所有的选择者来说才是公平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自由主义的择校政策却并非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其结果往往只是满足了少数人的意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受教育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家庭缺乏全面和真实的市场信息,因而无法了解当地或附近学校的确切情况,也就无法做到自由选择学校。其次是一些学校制定的相关措施亦造成“学校选择学生”而不是“家长选择学校”的事实(注:李桢:《英国家长择校的改革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不少学校为了保持或提升各自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可能会有选择地录取那些家庭出身优越、“可教性”高的学生,而那些家庭背景相对较差、需要投入较多资源的学生却被拒之门外。在美国,就有许多学校只愿录取中产阶级的子女或勤奋上进的亚裔子弟,而排斥传统上学业成绩较差的黑人或加勒比海移民(注:Michael.W.Apple主讲,黄庭康简译:Markets,Standards,andinequality in Education:Can Critical Pedagogies Interrupt Rightist Policies?《教育社会学通迅》[台],2000年第23期。)。英国所做的调查也显示在“自由择校”政策的实施过程当中真正受益的远非工人阶级,而是那些中产阶级的子女(注:李桢:《英国家长择校的改革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这种对学生进行“筛选”的做法进一步地延续了种族或阶级之间的不平等。 最后还需指出的是,家长在自由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较强的个人偏见,并因此忽视了子女本身的意愿,无益于子女成长。同时,他们在择校的过程中总是过分强调个人目的,却较少考虑由此而来对其他儿童可能带来的伤害。例如在英国一些家长为让其子女跨区读好学校,不惜更改或提供虚假家庭住址,使得本应在此区读书的儿童不得不转入离家较远的学校(注:李桢:《英国家长择校的改革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二 私立教育机构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未能兼顾公平及学术传统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学校的扩张和入学人数的增加,人们要求教育能为25%的适龄人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传统的教育因其只能满足2%-3%的适龄人口的教育需求而显得力不从心(注:[美]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李梅译:《私立高等教育:从比较的角度看主题与差异》,《教育展望》(中文版),2000年第3期。)。对教育的需求必然会导致其他合理的教育体系的出现,私立高等教育便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是否能顾及社会公平,保持高等教育的学术传统,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其结果令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