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进程

作 者:

作者简介:
佟月华(1964-),女,黑龙江尚志人,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证书获得者。济南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原文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20世纪美国全纳教育经历了四次改革运动:回归主流教育,普通教育主动性运动,第一次全纳教育和第二次全纳教育。全纳教育已超出特殊教育的范畴,对普通教育提出全面改革的要求,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2)01-0077-03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全纳教育经历了四次改革运动的冲击:回归主流教育,普通教育主动性运动,第一次全纳教育和第二次全纳教育[1]。分析美国全纳教育变革的历程和特点对于把握当代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改革趋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回归主流教育运动

      1977年,美国发布《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PL94-142),标志着回归主流教育运动的开始。回归主流教育是描述特殊教育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接受教育的专用术语,其含意是最大限度地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回归主流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共同参加普通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非学术性学科的学习,如艺术、体育和音乐,他们在普通班级与其他学生共同进行的学习只占其全部学习时间的一小部分,而主要学科的学习仍然在独立分离的特殊教育班级中进行。回归主流教育虽然是对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完全隔绝的反思,但依旧没有很好解决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关系问题,普通教育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接纳特殊教育的学生,缺乏主动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有效措施。

      二、普通教育主动性运动

      普通教育主动性运动始于1986年。当时,很多教育者和家长无法继续容忍回归主流教育缓慢的改革步伐,扩大特殊教育服务范围的要求日益高涨,形成新一轮的特殊教育改革运动。许多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积极投入到这场改革运动中,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和康复服务办公室的助理秘书长威尔女士(Will,1986)[2]。威尔女士是一个智力落后男孩的母亲,也是一名积极参与特殊教育改革的活动家。她列举了特殊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第一,把学生安置在特殊教育班级与同伴和正常学校活动分离的做法是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轻视;第二,特殊教育处于被动地等待学生失败的状态,而不是积极为学生设计特别的教学以防止学生的失败;第三,特殊教育没有在促进教育者和家长的合作性和支持性的伙伴关系方面发挥作用。她认为,学校教育仅使用分离计划为能力缺陷学生提供帮助是远远不够的,特殊教育应根据能力缺陷学生的需要对普通教育计划进行调整,使能力缺陷学生享有与正常学生相同的教育。

      威尔的观点在美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并引发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辩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的方式、特殊教育的结构和组织以及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威尔等人的努力还推动了特殊教育体系的变革。为探讨普通教育为轻度能力缺陷学生服务的可行性,他们对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但是,普通教育的主动性运动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仅靠特殊教育的一厢情愿无法达到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目的,特殊教育者必须号召普通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承担更多的责任,主动参与特殊教育的研究和改革。

      普通教育主动性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后继的特殊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改革思想的引导下,一种新颖的特殊教育改革概念——全纳教育应运而生。

      三、第一次全纳教育运动

      (一)、第一次全纳教育运动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代表重度和多种能力缺陷学生利益的倡导者开始探讨如何将这些学生从特殊学校转到附近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他们开始对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分离提出理论上的质疑,同时呼吁学校取消按缺陷程度划分的特殊教育的分离体系,主张将所有能力缺陷学生与其他学生混合教育,在普通教育班为他们提供辅助性帮助和服务。第一次全纳教育改革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二)、第一次全纳教育的三个主要观点

      第一次全纳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呼唤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新型合作关系,把特殊学生变成普通教育计划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地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其核心思想有三点:

      1.特殊学生按照就近入学的方针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如果学生不存在特殊性,将进入附近或者相应学校学习。有特殊性的学生应该象其没有特殊性的同伴一样进入同样的学校,其接受教育的学校不应该因其差异而有所不同。具体的做法有三种:邻近学校、交通学校和选择学校。

      邻近学校是指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应就近入学,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的机会,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学校要在其社区范围内为所有的学生敞开校门,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交通学校是指将某些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用校车或者其它交通工具运到其它的学校接受教育,以实现各种族学生数量上的平衡。选择学校包括由许多学区共同开办的磁石学校、特色学校和特许学校。这种类型的安置可以适应某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特殊学校的要求,如果学校认为家长的选择可以保证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尊重家长的选择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2.特殊学生在与其年龄和年级相应的普通教育班级接受教育

      倡导者向特殊教育服务的瀑布体系即根据学生能力缺陷的程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安置这一传统的做法发起挑战,反对将具有同种能力缺陷的学生划分为一类班级并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强化服务。他们主张取消特殊教育的瀑布体系,不论特殊学生能力缺陷的程度如何,都应将他们安置在与其年龄和年级相当的班级。因此,他们寻求的是增加特殊学生在普通教育班级的时间并在普通教育课堂中加强特殊教育服务,确保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得到必需的帮助和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