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1)06-0026-06 一、主体间性与交往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作为西方哲学的第一原理,成为工业文明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滋养着个人主体的萌生。这一原理认为:人通过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成为主体,主体是人的特征;当人被确立为主体后,被思之物就成为客体。这一原理奠定了主体—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基础,也孕育了人对万物支配的主体性。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把这种主客分离和人的主体性张扬极至。主客二分从此成为从笛卡尔到萨特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旋律。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和模式,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在这种主体性的支配下,个人把自己之外的一切都客体化、对象化,通过对客体和对象的认识、征服、掠夺达到占有的目的,进而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的“自由”。个人主体性的发展与工业社会日益彰显的科学技术结合,铸造了现代社会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成为工业文明中现代性的核心构成,也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深层动因。 从工业文明的发展来看,个人主体性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推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带来了负面后果,特别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人与自然的分离、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自身的疏离和异化,最终导致人对自然的无限制宰割和大自然的报复,出现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导致了国家的霸权、混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导致了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出现了单向度的人。 个人主体性在20世纪中期就完成其历史使命,由“凯旋”走向了“黄昏”。作为对建立在主客对立基础上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否定,20世纪的西方哲学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范畴,试图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对立分离结合起来。 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主体间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要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但是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又有区别,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等个体特征;而主体间性则只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共主体(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等集体特征。主体性生成于对象化活动,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因为对象化活动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占有”关系,它是单一的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交往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的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因此,交往意指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或一种内在的相关性(relatedness)。 人通过交往活动来发展自身,不同的交往形态,决定了人的不同发展状况。最初的“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形态,造就了无主体性的依附的人;“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形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语),人对物的占有作为最高的追求,导致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出现。理想的交往形态是“普遍的交往”,它体现为人对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人在对其交往关系的全面占有中,达到了个体和自然、他人、社会的统一,从而获得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就是类本位状态下的主体。 今天,马克思所预想的“普遍交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可以触摸到它的一些现实。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典型特征。“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1]。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和平与发展是全球主题和指导思想,在这一主题下,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第二,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首先成为信息地球村的“村民”;第三,全球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及其伴随的环境保护问题,使全球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第四,各国在经济贸易、政治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第五,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意识增强;等等。正是全球化的这些转变,使人类的实践观再次发生重大变革,从传统单一主体论模式向多极主体间交往实践观转变,甚至有人认为,交往实践成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每个人在交往关系中成长,在多极主体关系中发挥个人的主体性,这是以共在性为前提的主体性,它谋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存在”,而非对立性的占有。 二、现代教育中交往的缺失 现代教育发生在工业社会,它与主客二分的文化精神和科学技术相适应,以技术理性为圭臬。现代社会日益强化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最终使教育陷入“非人性化”的境地。“占有”更多的知识,以获得外在自身的身份,成为教育的目的。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使教育成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训练。现代教育忘记了学生的“生存”,由此导致完整人格的支离,个性的扭曲,迷失于外在的观念、权威、功利、名义、物质利益之中。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概在于教育中交往精神的缺乏,使现代教育表现为占有式教育和异化的师生关系。 1.占有式教育: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缺失 占有式教育教人像占有物质财富一样占有知识,受教育者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占有者和被占有物的关系,而非“探求”知识,“理解”知识。因此,弗罗姆说:“占有生存方式和存在生存方式在知识领域的区别表现为‘我有知识’和‘我懂得’这样两种措词方式”,“存在生存方式的至高鹄的就是深刻的知识,而占有式生存则是大量的知识”[2]。生存方式把知识看作是生产思想的一部分,而占有方式把知识看作实体性的财产,不与自身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发生联系。这种知识越多,不仅不会给人以“闲暇沉思”的智能,反而会压迫人、束缚人的发展,限制人的思维,并受它的支配。这种人可能学富五车,但只能是一个书虫或学匠,而非一个思想家,按照尼采的说法,他的头脑作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让别人的思想骏马蹂躏一番。多读书,掌握知识并不是坏事,但只读书不思考的人,就为知识所异化,封闭了自己的头脑,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