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的历史性创举。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曾提出过关于进入社会主义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①的观点。社会主义在自己的发展史上,也一直是推行计划经济的,它起过重大的历史性作用,但也包含着很大的弊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的历史性创举,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的,而且也必然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文化方面引起深刻的变化,提出一系列尖锐的新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关于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问题,笔者曾在1994年第2期《哲学研究》上发表过一篇专论《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这里不再重复,而只就市场经济与文学价值论的关系问题,谈一些基本看法。 一、关于“重构”价值体系的问题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建立,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规则,“重构”社会价值体系的文章颇为不少。求实地说,有些文章是具有科学的求实神精的,观点比较全面。但也有一些文章,形而上学气息较浓,片面性较大。在这类文章中情况可分之为二类。一类是:有的文章只强调市场经济的推行,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变革工程,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及其“必然”地伴随着“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时代更新”等等积极方面的意义,一般地说,这类评估原则上是不错的,但是,它却不提以至完全忽视商品生产及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消极方面的意义和影响,这虽非一种科学的态度和观点,但问题只是看法上的片面性,并未涉及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价值原则的问题。另一类情况则不同。它认为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的最基本价值原则,完全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来“重构”,作为人们一切行动的最高依据。这样的貌似激进、革新的观点,就令人在根本上无法同意了。道理很简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都是以金钱或经济利益的导向为其核心价值观念的;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却是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为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核心的。以金钱或经济利益为核心导向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并不能,也不会自动地变成实现和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观念的力量;相反,如果调控不力,它倒会成为破坏和瓦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重要力量。此其一。 其二、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日益附合人性的发展,不只是物质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还有人的精神的或精神文明的发展和需要,以利益导向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会促进物质经济的发展,却不会自动地带来精神文明的发展,甚至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经济的富裕,对个人或国家都是重要的,但经济或市场又绝不是万能的。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裕。西方的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上是高度发展的,但并没有解决人的精神问题:“人为什么活着?”“这三十年就像E·布洛赫所说的:‘人们得到馈赠只是焦虑,那种只有在临终时才出现的焦虑烦躁’,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富裕的生活并不足以保证人类的幸福……。几百年来,西方科技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的文化的取向主要在于征服物质的外在世界,而未能解决人的心灵问题,以物质文明为指向的客观幸福论已成为乌托邦了。如今的情况正如雅斯倍尔斯说的:‘对外在世界目标的征服已达到极限,我们没有多少进步,反而出现了退步倾向。’”②在一些经济上发展得较快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这类问题更为突出,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我们也不妨看看当代德国著名学者汉斯·迈耶(Has Mayer)在这一问题上的见解。他在《我们已不再有文化》中接受《格万特豪斯》杂志的采访中说: 资本主义从来就是毁灭文化的。我是不爱听有什么“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废话的。自由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就是障碍着形成全球经济的一个巨大的卡特尔。资本主义从来就与利润结婚。如果有人在此高喊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恰恰证明了他一点也不懂得马克思真正说过的话。今天资本主义的状况在所有点上都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用新的技术来进行新的工业革命等等论点都可以在马克思那里读到:……人们能剥削的只是可变资本──作为商品的劳动力。……资本主义一向是破坏文化的,它作为资本主义从来就没有创造过文化。 他认为:资本主义最多是使用“文化”“来包装自己”。文学艺术在今天的西方,“赋有天才的人总还是有”,但“他们愈来愈被推到寂寞中,推挤到怪癖的角落”,推向悲观和绝望的境地。这是一方面。“另一边,艺术的创作却在为着满足一般小市民的娱乐需求的意义上进行。这样艺术便成了一种设计。……一切东西,包括电视台经常播放的耸人听闻的新闻,都可以搬上舞台。一切都成为消费的对象,越是禁区越要犯,一切禁果尝着都有味道。这是一种蕴藏着灾难性后果的小市民的犬儒主义倾向。正如斯洛特迪克(Sloter-dijk)③说的:这是一种犬儒主义的理性。我相信这句话,然而这种理性已不再是真正的理性了”④。 作为一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著名的学者汉斯·迈耶的这段话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个别说法也许未必完全准确,但其中一个中心问题便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西方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经历着空前的厄运,并未对之带来繁荣;认为资本主义只是利用文化以“包装自己”,甚至认为连“文化载体”实际上都已不复存在。这些看法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对“小市民的犬儒主义”倾向的批判,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更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其三、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方向是更高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方向、思想及其道德伦理观念,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原则,是指导和判断一切社会的措施或个人的行为的最高原则,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则只能是、也必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原则及其基本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一个具体的运行机制,这是整体与部分的对立统一的辩证的关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现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伦理道德的等,而市场经济则不过是社会主义总体制下一个方面的体制。当然,整体可以包括部分,却不能代替部分,但要求以部分的价值原则为社会主义一切领域的最高的价值原则“重构”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无疑至少在认识上是十分偏颇的,在后果上是极其有害的。需知:人的精神的追求,譬如说对真理的追求、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舍死忘生的献身精神,都永远是无法以经济利益导向为灵魂的市场经济的天秤来衡量的,而这恰恰是民族精神中的无价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