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这是江泽民同志 在1994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寻求一种方法,把集约型增 长这部分从经济增长总量中分离出来,估算它的大小,分析它的变化规律,寻求我们应有的 对 策。 一、集约型增长的涵义 已有很多人用不同的方式阐述过这个问题。为了下面的分离和分析不产生歧义,这里简要 地重申一下。 “集约(intensive)经营”和“粗放(extensive)经营”起源于农业生产的两种不同方式。 前者指“精耕细作”,后者指“广种薄收”。“集约的”、“粗放的”从英文翻译过来,在 逻辑学上又叫“内涵的”和“外延的”。因而又有不少人把“集约型增长”、“粗放型增长 ”分别称之为“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增长”,有的还加上他们各自理解的含义。按照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集约经营实际上是指全面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思考》,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资本论》第1卷,第427—428页,人民出版社,1975。) 没有绝对的“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是相对的,是相 比较而言的。 就一种商品而言,在它的经济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它的“集约经营增长”部分与“粗放 经营增长”部分的量的比例是不同的。在试销期和成长前期,属于创新阶段,是要素使用效 率较高的阶段,“集约经营”的比例大些;进入成长后期、成熟期与衰退期时,基本属于单 纯扩大生产规模的阶段,基本没有进一步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相对“粗放经营”的比例大些 。就一个地区或一国的经济而言,在任一时间段,会有许多不同的商品分别处在自己的试销 、成长、成熟、衰退期。因而就该经济增长的总和而言,一般都同时含有“集约经营”和“ 粗放经营”的成份。 所以,单纯的集约经营或单纯的粗放经营在现实经济增长中是不存在的。问题是在不同的 阶段占有何种不同的比重。 二、集约型增长量的分离理论和方法 一个地区或一国经济的增长总量,由集约经营增长和粗放经营增长两部分构成。将集约经 营增长部分从增长总量中分离出来,是问题的关键。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由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部分就是集约经营 增长的部分,以下简称“集约型增长量”。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力、生产资料三部分。也 就是要把资本使用效率、劳力使用效率、生产资料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经济增长的部分从 经 济增长总量中分离出来。(1)资本使用效率可用资金利润率、每股收益、资金周转率等指标 来表示;(2)劳力使用效率可用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表示;(3)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可用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物资、能源和设备来表示。 由于产品品种数量浩大,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复杂,特别是设备的折旧 标准各异,很难算出一个准确的综合结果,所以用第(3)种指标来分离集约型增长量很难。 用第(1)类指标来分离集约型增长量也有很多困难: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资金利润率,计算 它的综合平均值必须用各企业的资金总量作为加权系数,这个计算量很大,现在还没有这样 的全省或全国的加权平均值可供使用;每股收益的数据并非每个企业都有;前期资金对当期 资金利润率影响的确定;等等。 用第(2)种指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分离集约型增长量比较可行。每个企业可考虑“全 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全省和全国可考虑从业人员的人均GDP,而全省、全国的从业人员数 和GDP数据都易于得到。并且,资本使用效率、生产资料使用效率等也可最终通过全省、全 国从业人员的人均GDP反映出来。 这样,决定全国集约型增长量可考察全国从业人员的人均GDP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即 集约型增长量=从业人员人均GDP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 为方便起见,约定记号如下: EP——从业人员数; PI——零售物价指数(上年为1.00); PP——年末人口数; GDP(-1)——上年国内总产值GDP; IG——集约型增长量; RIG——集约型增长份额(即IG/GDP); 从业人员人均GDP=GDP/EP 从业人员人均GDP的年增长量 =(GDP/EP)-GDP(-1)/EP(-1) 从业人员人均GDP增长带来的经济增长 =[GDP/EP-GDP(-1)/EP(-1)]EP(未考虑物价因素) 考虑到物价因素,从业人员人均GDP增长形成的经济增长(当年价格) IG=[GDP/EP-GDP(-1)*PI/EP(-1)]EP(1) 这就是相对于上年的集约经营形成的经济增长量(当年价格)简称“集约型增长量”(intens ive growth)IG的计算公式。 因为用的是当年价格,含有通胀因素。消除通胀因素,考虑集约型增长量占同年GDP的比重 ,简称“集约型增长份额”RIG: RIG=IG/GDP (2) 与其它国家对比时发现,国外从业人员的数据很不完整,难以采用。改用人口数PP代替从 业人员数EP。这在概念上有差异,但根据部分可得数据,用两种方法试算所得结果十分相近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下面一律用总人口数PP代替从业人员数EP。于是得到公式(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