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以来供求结构的非均衡变迁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 ce,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高觉民(1956-),男,山西五寨县人,陕西经贸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商业经济理论与市场开拓。

原文出处: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目前,供求结构表现为供给结构僵化和需求结构萎靡不振相互扭拉的一种非均衡的结果。 在结构调整中,中国应建立买方市场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反应机制,实现产业结构和 消费结构的双重升级。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字号:

      一、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假说

      由于数量调整快于价格调整的速度,非均衡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往往假定短期经济运行中的 价格不变,对经济运行的状况进行分析。国外一些学者,如马林沃(Malinvaud)、谬尔鲍尔( Muellbauer)、格兰蒙(Grandmont)、波茨(Portes)、拉罗克(Larroque)、尤尼斯(Younes)及 贝纳西(Benassy)等人,在20世纪70—80年代曾构造了严谨的短期的数量约束模型。

      (注:关于他们的理论模型,参阅胡代光:《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 998年4月第1版,第258—263页。)

      为了从较长期角度解释中国改革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性,下面笔者运用他们的短期模 型,设计了一个不同典型时期的数量约束组合模型,结合中国宏观经济的演进来加以说明( 见图1—图4)。

      假设存在一个两部门经济:家庭和厂商,并存在两个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供给与 需求分别由s和d表示,消费品与劳动分别由c和l表示,工资和价格分别由w和p表示,a为调 节参数。每个短期的t[,i]内有不同的工资和价格水平,它们对市场商品数量的多少无直接影 响,交易遵循“短边规则”,即:c=min{c[,d],c[,s]},其中c=c(A,l),A=(w,p,a);l=min {l[,d],l[,s]},其中l=l(A,c),A=(w,p,a)。c=c(A,l)和l=l(A,c)互为各自对方的反函数 ,表明在同一时期内,消费品量由就业量决定,而就业量又由商品供求量决定。我们的分析 从t[,0]时期开始,并假定该时期为计划经济时期。图中纵轴为消费品单位量,横轴为劳动单 位量。家庭存在消费需求c[,d]和劳动供给l[,s],厂商存在劳动需求l[,d]和消费供给l[,s]。

      

      1.t[,0]时期(1978年)

      中国政府当时实行配给制,市场实行的是商品配给和劳动配给。因高度的中央集权,此时 物价稳定,既无内债,又无外债。配给制不但使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各自达到均衡,而且使 这两个市场也达到均衡。当c[,d]=c[,s]和l[,d]=l[,s]时,表明实现了商品市场均衡和劳动市场均衡 ;H点反映出家庭对劳动市场的供给和劳动者获得收入后达到现有市场条件下充分的有效需 求(l[,s]=c[,d]),F点反映出厂商的劳动需求与能够提供给市场上的消费品是协调的(l[,d]=

      c[,s])。H与F重合表明家庭与厂商都实现了他们的计划量,市场处于出清状态。因而,可以假 定其为宏观经济向非均衡发展的初始状态。

      2.t[,1]时期(其中的典型时期为1988年)

      1978年后的改革,中国打破了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进入了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时期。此间消 费需求与消费供给及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都有了明显增长,由于改革前的短缺,伴随生产发 展和一些市场放开,形成了空前的消费饥渴和投资饥渴,同时就业总趋势上升。80年代的大 增长出现了1980年、1983—1984年和1987—1988年三次大的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特别是第 三次,如图2)。根据“短边规则”,从两个市场成交数量角度看,出现了e[,1]的非瓦尔拉 斯均衡点。该时期宏观经济的运行路径是:在1986年,c[,d]、c[,s]、l[,d]和l[,s]各经济量都从各 自的底端开始增长,经过e[,1]点,于1988年达到H点和F点,商品市场中实际需求大于实际供 给(c[,d]>c[,s])的差距达到空前程度,造成货币大投放和商品大抢购,消费品数量背后的价格 大幅上升,出现剧烈的通货膨胀;劳动市场中,虽然消费与投资的增加可以对就业产生拉动 作用,使劳动需求趋于紧张,但由于城市就业的刚性还没有根本改变,加之部分农业剩余劳 动力进入城市,实际需求略大于实际供给(l[,d]>l[,s])。短边(l[,d])与长边(l[,s])的差距不大, 说明中国80年代就业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注: 1983年到1988年,需大于供的总差率由1983年的4.6%猛增到1988年的16.2%,其中1988年 消费需求比上年增长26.5%;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0152万人(待业率为2%)增到1988年的5433 4万人(待业率也是2%)(胡季、吴敬琏和袁平:《1988年中国经济实况分析:通货膨胀的加速 》,《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89年第59期,第17和21页)。)1989年,政府实行紧急的紧缩政策 ,1990年左右回落,稳定在非瓦尔拉斯均衡点e[,1]附近的长方区域内。

      3.t[,2]时期(其中的典型时期为1998年)

      中国治理了80年代末期的投资与消费膨胀后,1992—1993年又出现了一次较大的膨胀,后 又 实行紧缩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6年实现了“软着陆”,之后经济长期 处于低迷状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表明买方市场已、形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 ,给城市就业带来压力;在城市,失业率大幅提高,就业问题显现化。依“短边规则”,两 个市场成交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点为e[,2]点。宏观经济运行的路径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投 资形成了高位供应曲线,而90年代初以来,总储蓄大于总投资(1993年例外),(注: 1990年到1996年,储蓄与投资之差为51.5、61.7、27.6、-68.0、63.4、90.4和155.5(单 位:10亿人民币)(陈乐一:《中国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第133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