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陆的批评状况如何?这是见仁见智的事,也需要大量文献材料的整理和分析来说明。但有一点是人们关注的:批评到底怎么了?如今的批评似乎已不大像过去的批评,或者与想象中的批评相距甚远,变得种类混杂、标准不一和难以理解了,于是人们不禁发出批评的出路何在等疑问。我这里只是想提出个人关于学理批评的新趋势的一点想法,不过是从我个人的批评活动出发所做的自我理解而已(注:本文为“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研讨会”的大会发言,会议由深圳大学、深圳文艺批评家协会和《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于2000年12月3~6日在深圳召开。这次发表时略加修改。)。 1、从理论的批评化到批评的理论化。自从提出“理论的批评化”主张以来(注:见拙文《文艺理论的批评化》,《文艺争鸣》1993年第4期。),我一直要求自己拒绝抽象理论大厦的诱惑而返回具体现象批评的原野,去重新寻求文学或文艺理论的灵性。如今,回望近十年来行走的足迹,我不禁发现,自己是极大地受惠于这条理论的批评化道路的。如果不是它,那我就会沉醉在“大美学”的形而上迷宫里继续徘徊不前,而无法享受到具体文学批评带来的莫大快乐(注:《从大美学到本文分析》,《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其实,如果单从学理上讲,提出“理论的批评化”这一自我戒律本来是多余的和不必要的,因为,正像人们可能已看到的那样,“理论”与“批评”本就不应分家,本来就是一回事。但是,在90年代初,那却是出于迫不得已:我们的理论与批评相互脱节的现代正统实在余威强劲,以致空头理论教条仍在禁锢着文学理论本身的自由灵性和现实的文学写作的发展,因此,理论的批评化就成了一个无奈而又必然的主动选择。 而今,面对当前文学或文艺批评和理论的变化,我想提出一个与此相连的新观察:批评的理论化。批评的理论化,可以说是理论的批评化的另一面。有理论的批评化,就应当同时有批评的理论化。它们共同表明理论与批评之间的辩证关系,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有约略不同的工作重心而已。 2、多元格局中的学理批评。人们可能会质疑说:批评就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文学批评,为什么还要“理论”而且更要“化”?这不等于窒息批评的生命吗?这一质疑本身有道理,但需要看到这一主张本身的具体针对性和特殊意义。今日批评之所以变得种类混杂、标准不一和难以理解,主要就是由于批评本身已经出现了新的分化状况。分化,就是说,过去的单一形态的文学批评现在已经走向多元化了。在80年代,文学批评的主导形态还是来自政府文学机构的职业官员和专业评论家的言论,他们的文学评论不仅可以直接宣判作品价值的高低,而且这种宣判可以指导或左右公众的喜好。例如,他们说《班主任》、《伤痕》、《乡场上》好,那公众也就一致地接受这一评判,并且把这种评判自然而然地当作自己的独立判断。 现在,这种一体化的文学批评已经被分解了。取而代之,至少可以看到如下四种批评形态:行业批评、媒体批评、日常批评和学理批评。 行业批评,是一个或许不大准确的术语。它指的是这样一种批评形态:其批评家多是政府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机构的文学高层官员,以及与这些机构相关的高层文学评论家,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及时的鉴赏和评论往往携带着一种行业体制的权威,因而在文学圈内外具有重要影响。这种行业体制权威集中体现在,他们代表政府机构掌握着各种文学颁奖或相应的基金会的权力,有可能给文学创作带来或大或小的个人优惠和市场前景。每年在首都和各大城市举办的数不清有多少次的新作品研讨会或作品新闻发布会,往往不可能缺少这些行业批评家的活跃的身影及其权威评说。这种批评可以说是以往单一形态的文学批评的某种遗留形态,但已经变得相对灵活和多变了。例如,往往由企业出面与媒体批评合作向市场推介新作品,从而体现商业色彩或媒体批评特点;或是为增加“学术含金量”,也适当吸收少量学理批评家参与(他们的学理化声音难免会被消融),这样一来也可能使行业批评呈现出复杂性。当然,置身在上述文学机构中的人也可能会有不同选择,如保持学理型“本色”。 媒体批评是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上经常出现的文学动态、名家逸事、公众议论等新闻、逸事与批评的杂糅形态。它多出于媒体的编辑、记者或那些“职业写手”之手,往往专门投合普通公众的文学好奇心,竭力追新求异,成为数量最广大的普通市民读者的日常文学“收视指南”或“阅读向导”。它的直接目的很简单而又真实:保障并扩大媒体的收视率或发行量,并为此而竭尽全力。随着文艺娱乐版在媒体版面上的比重的增长和扩张,这种媒体批评实际上已经位居当前文学批评格局的“中心”位置,对于公众变得愈益庞大和具有控制力。这是90年代以来新近获得急剧扩展的新的批评形态。需要说明两点:第一,任何批评都必须由媒体传播(这一点不言而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批评都是由媒体传播的批评,但这里的媒体批评只是指那些直接体现媒体的追新求异特性和以保障收视率或发行量为目的的批评。相比之下,其他批评形态如行业批评和学理批评都不是媒体批评,而只是通过媒体传播的批评。第二,媒体批评有时也援引吸收行业批评或学理批评,以便通过增加行业权威性或学术性而提升收视率或发行量。 日常批评是指普通读者对文学的日常言谈,这种文学言谈虽然不如行业批评那么“权威”,也不如媒体批评具有媒介特有的魅惑力,但却自有其常识批评视野,反映出读者所处的日常生活境遇及时尚趣味。过去公众虚心听从“评论家”的权威评论,如今则可以对此不理不睬,而是在家庭、朋友聚会、同事闲聊等各种场合随时出于个人好恶地随意谈论和评判文学。这种个人日常文学谈论有时可以呈现出行业批评、媒体批评或学理批评所没有的那种尖锐、冷静或深刻性。互联网上的文学自由谈,不过是这种日常批评的一个窗口而已。这也是在90年代以来获得发展的新的批评形态。说它“新”,并不是说它新近才出现,而仅仅是指它新近才可以疏离前两种批评而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当然,这种批评也有其危险:既可能成为行业批评的“传声筒”,也可能被媒体批评潜移默化地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