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向玉乔(1967-),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讲师,伦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伦理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81

原文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环境文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提倡环境保护既是环境文学的明确主题,也是环境文学的最主要特点。环境文学对目前困扰人类的生态危机表现出沉重的忧患意识,并呼吁人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推动人类生态文明进程。环境文学是推进人类环保事业的一支特殊力量。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0)05-0015-07

      环境文学(或称生态文学)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主张通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传统文学形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生态伦理意义上的审视和探讨。环境文学是世界文学园地里的一片绿草地,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文学艺术的温馨和美丽,而且给人类环保事业增添了一份成功的希望。

      一、环境文学的兴起。

      环境文学在成为一种文艺思潮之前经历了一个大约一百年的孕育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其特点是:许多文学家的作品中包含着生态伦理思想的萌芽,但生态环境保护尚未成为一个明确的文学主题。

      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取得了胜利,资产阶级也随之步入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增长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层次,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它们也造成了大量严重的消极后果,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加剧了人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当时,正当绝大多数西方人陶醉于编织工业文明的美梦的时候,一些敏锐的文学家、思想家看到了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并呼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在他的散文著作《沃尔登》里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人和大自然属于同一个统一体,大自然是上帝赐于人类的财富,人不应该人为地改变物种;人的生活应该是自然而宁静的,但这种理想生活有赖于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与梭罗同时代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也是一个具有较高环境觉悟的作家。1851年,他发表了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即他的代表作《白鲸》。在该小说中,麦尔维尔不仅旁征博引,对鲸类王国作了巨细无遗的介绍,而且构勒了这样一个可怕的故事情节:捕鲸船“裴廓德”号的船长亚哈带领他的船员疯狂地捕杀一条毁了他一条腿的大鲸,即白鲸。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追寻,他们终于同白鲸相遇。亚哈和他的水手与白鲸连续激战三天,但并没有征服它。在最后关头,白鲸孤注一掷,将捕鲸船连船带入拖入海水深处而同归于尽。正如一些文艺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白鲸是自然的象征。它具有“坚强独特的生命力之罕见的品质,坚墙厚壁之罕见的品质,胸怀博大之罕见的品质”[1];它无处不在,逍遥自在,只求保卫自己及同伴的生存权,从不滥杀无辜,即使在最后被穷追猛打的时候,它也总想设法避免与人交锋。小说中的亚哈船长则象征企图征服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人类。他自私、冷酷、刚愎自用,在追杀白鲸的过程中变成了偏执狂,最后把捕鲸船和几乎所有的船员带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白鲸》里,麦尔维尔成功地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向我们警示:人对自然的盲目的、无情的掠夺将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由于“超前”地表现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所谓的“现代性”,构勒了一幅非理性的、无序的世界图景,该小说在当时没有得到正沉浸在工业文明的甜蜜之中的西方人的青睐和重视。事实上,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当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开始恢复对麦尔维尔的兴趣,并把他的《白鲸》奉为世界名著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注意到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20世纪伊始,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之出现的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也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化。两次世界大战是这种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它们的爆发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一方面使许多人在饱受科技军事化所带来的深重灾难之后出现了道德价值观的紊乱,但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深入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西方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根本上提高了他们的生态意识,其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在美国的利奥波德、卡逊,德国的麦瓦尔特和加拿大的莫顾特等等文学家的努力下,环境文学开始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艺思潮。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伦理学家。他的散文集《原荒纪事》即阐述b 他的大地伦理思想,也是西方描写自然和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最有影响的环境文学作品之一。书中对动、植物的细腻描写,对自然历史的妙趣横生的叙说,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精辟论述,激发了无数西方人对自然的关爱之情,并带动了许多青年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去,利奥波德本人也因此而被誉为西方的“自然保护之父”。麦瓦尔特则在他的诗篇《我国的大自然》中描写了德国可怕的环境污染,让人体会到一种无法回归自然的无奈:“周末的黄昏/我们躺在莱茵河畔/B君非常熟悉/故乡的天然美景/望着蓝蓝的天/望着悠悠的水/还有插在河岸边的牌子:小心,此处生命危险!”[2]

      西方环境文学是西方人的生态意识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得到不断强化的产物。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但这种迟到的工业化进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却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的中国也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也出现了揭露生态危机和呼吁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文学。虽然中国的环境文学姗姗来迟,但它发展迅速,很快形成了以冯特、王蒙、徐刚、哲夫、亦秋等等为代表,具有相当规模的环境文学优秀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冯特、王蒙等一些知名作家发起组织了以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为宗旨的环境文学研究会,并于199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环境文学刊物《绿叶》,这两大事件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环境文学的发展。

      二、环境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环境文学中蕴含着强烈的生态伦理精神和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倡环境保护,即要求人类增强生态意识,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推动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既是环境文学的明确主题,也是环境文学的最主要特点。要理解环境文学,我们不能不深入到它的生态伦理精神和生态伦理思想中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