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思想的狭隘性及改进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志中,浙江

原文出处:
教书育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此“传导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一直被历代教师所接受和遵循,并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优秀的中华儿女,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一直深入在我们当今的广大教师心中。可是时代在前进,教育需要发展,特别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这种教育思想就逐渐显露出了它的狭隘性,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下面我就“传导授业解惑”教育思想的狭隘性及改进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不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导授业解惑”是一种权威式教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间定位于长幼关系,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过分强调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教师头上似乎有顶“圣者光环”,对学生完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式,学生慑于教师的威严,不敢与教师亲近,更不会与教师沟通,使得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气氛活泼不足严肃有余,使得学生精神压抑、思维迟缓,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放下架子,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不在意自己的教师地位,也不以展示自己的渊博学识为荣,敢做陪衬,敢为人梯。平时教师要多深入学生生活,多了解学生的需求,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全方位关怀学生。课堂中教师要实施民主化教学,要想方设法创设宽松、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心理放松、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师还应有长者风范,对学生宽宏大度,充分理解,特别对后进生和性情怪癖的学生更应如此。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心灵相通,心理相容,彼此信任,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思想,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教育权、控制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自始至终主宰着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这种教学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智能也得不到有效地开发。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获得发展的内因和决定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现代教育共同追求的一种理念,也是教育成功的法宝,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乐做配角,彻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学生推向获取知识的前台。其实,课堂内教师好象是一名导演,应起到指导、启发、诱导等作用,而学生则象演员,是“表演”的主体,教师应设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表演”。

      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导授业解惑”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教师过分看重“传”和“授”,而忽视“引”和“导”,把学生看成是承受知识的容器,只管一味地灌输,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消化吸收,只重视学习的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更不讲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课堂是“一言堂”,学生很少有发言权、提问权,从而使学生依赖性增强,问题意识淡薄,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为了使我们未来的主人能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教学日程上来,并渗透在学科教育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比教给学生知识要重要得多,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应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上的思维方式。平时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少灌输多引导,多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特别要多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如多向学生提一些不是唯一答案的问题,多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一种很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教师要善于运用。

      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传导授业解惑”教育思想过分看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教师自己钟情于书山文海,也要求学生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了过去读书人的写照。这种教育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现有不少教师仍把教育看成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传授和解题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知识掌握得很丰富,可在实践能力上是“侏儒”,他们的各种素质也会出现结构性的奇形与失衡,将来走出校门很难与多样多变的社会相适应。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只有德、智、体、美、劳等各种不同的素质在结构上形成一种互生互补、和谐平衡的关系,才能成为一个生机勃发、可持续发展的个体。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学生在这段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心理倾向每每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勤奋、坚毅、合作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必须突破书本、课堂、学校的局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和兴味特长,组织书法、美术、集邮、象棋、电脑等兴趣小组,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等“三小”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方可自由伸展个性的开地。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开放性教育活动,有效地拓展了书本教学,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会了生存,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创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