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美国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人红 华东师大教科院(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于1998年制订了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和应用学习四个领域,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三个层次的国家标准,除规定了所有中小学生在四个领域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结果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研究性学习”在美国的大、中、小学正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与手段。其中尤以两种模式最为普遍,它们就是“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那么,“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究竟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呢?

      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活动的一种模式。它改变了短促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长期的、跨学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并结合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与实践。首先,这种学习方法能够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激励学生。它为学生提供了探寻各自的兴趣和问题以及就如何找出答案、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机会。第二,它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学生们在一个真实的项目研究过程中运用和整合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而不是用单一的学科知识或是在一个假设的环境中学习。第三,通过建立与课堂以外生活的联系、处理与真实世界有关的事情和发展社会生活的技能,“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学到了许多今天就业所必需的技能,包括与他人协作、作出缜密的决策、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第四,在活动中,“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建立相互关系的独特机会。教师可以担任指导者、促进者、共同学习者等各种角色。师生们能围绕完成的作品、计划、草稿、样品等相互交流、讨论正在进行的学习。第五,“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还为教师提供了同事之间建立相互联系以及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学生的工作记录了学习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学习期间,导师、其他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团体等都有可能一起参与学生的工作。

      “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开始时一般都会在学生头脑中预先勾画出一个最终结果——作品或“人工制品”。这个“作品”需要一些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通常会包含一个或多个学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各项目的范围和时间框架大不相同,因此最终结果的技术性和复杂性也会大不一样。“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所用的是一个“生产模式”:首先,学生明确创造“作品”的目的及作品的受众。他们需要研究题目,设计作品,制订一个项目管理的计划;然后,学生开始项目研究,解决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最终完成他们的作品;最后,学生可以自己使用或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反思和评价。整个过程都是真实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亲手完成这个工作,是现实世界生产活动的一个反映。尽管最终的“作品”是整个过程的驱动力,但是在“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一种关注经验的学习,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解决方法而组织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课程能提供真实的体验,这些体验不但有助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化,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框架,并能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问题情境是课程的组织核心。当学生身处可以从多种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环境时,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期间,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他们识别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并努力探求、理解问题的现实意义,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老师是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工作伙伴,他们以身作则地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满腔激情;老师也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指导者,他们积极创造出一种支持开放性探究学习的环境。问题作为学习的最初动机和挑战,它结构不明确,没有简单、固定、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它能激起学生探索、寻找解决方法的愿望,构建继续学习的需要和联系。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解决或了解一个问题作为开始。这些问题经常被构想成故事情景的格式,同时,这些问题又是结构不明确的和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具有不同的学习范围和复杂性,所采用的是“探究的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将以前有关这个主题的知识组织起来,再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并确定获取更多信息的领域;然后,学生制订收集信息的计划,进行必要的研究,分享、总结学到的新知识;最后,学生展示他们的结论(他们也许获得一个最终结果,也许没有),进行充分的反思和自我评价。所有“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都是以问题作为整个过程的驱动力,但在实施中注意力也许会集中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上。有些“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只要求学生清楚地定义问题、提出假设、收集信息,最后清楚地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一些则将问题设计融入学科学习的案例,这些问题最终也许没有答案但却能使学生参与学习和信息收集的活动。

      在实践中,“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线,经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相辅相成。我们现在用两根数轴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第一根数轴上,最终结果是项目组织的中心,那么数轴的右端点就表示一个精心制作的最终结果,并由它形成了整个研究过程,如计算机动画制作;而数轴的左端点就表示一个简单、概括的最终结果,如小组有关他们研究发现的一篇报告。在这里,前面的例子就是比较典型的“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后面的例子可以称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而数轴的其它地方就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第二根数轴上,问题是项目组织的中心,或者说“问题情境是课程组织的中心”。那么它的右端点就表示已清楚阐明了问题的项目,并需要一组结论或一个解决方案作为直接回答;而它的左端点就表示随着研究的开展将会有问题出现的项目,学生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战胜它们。在这里,前面的情况就是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后面的情况就是典型的“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而其它的地方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见下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