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守护与拓展精神家园

——当代人文教育论纲

作 者:

作者简介:
詹七一(1960-),男,重庆市人,昆明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昆明大学社科部,云南 昆明 650118 张立新 昆明大学党委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0118

原文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本文在人类发展的价值——意义基础上论述精神家园,并以此切入当代人文教育的内涵阐述。在对当下现实精神状态的分析中,提出了当代人文教育的目的是重构精神家园;人文教育的环境在于守护精神家园;人文教育的功能必须拓展精神家园的系统认识。文章强调人文科学,尤其是大学的人文科学教育对构筑精神家园及对未来社会文明整体进步的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74(2001)01-0010-07

      一、人文教育目的论——重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产物。曾几何时,当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有所变化,成了可以期待的对象时,精神家园便浮现出来以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并通过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发挥其精神心理作用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功能。

      (一)国人精神家园的丧失,导致精神追求异化

      近现代以来,中国人走向了现代化之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们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可以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理想社会即将到来,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理想化过程。当这种天真的认识在现实实践中遭到挫折后,人们卸掉不必要的理想重负,开始以求实理性审视现代化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人们刚告别政治乌托邦,又投入到经济乌托邦的怀抱。尽管道德与社会代价一再考验着人们的精神承受力,但人们对现代化的追求还是带有浪漫色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已一览无余。人们对现代化的浪漫情怀一再受挫,不禁心生疑问:理想的空间在哪里呢?

      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的价值体现在挑战并改造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与追求。当理想不能付诸实践,人们只好在现实面前保持沉默,但精神的需要与追求却无法满足,焦燥不安、魂不守舍,处于价值无着落,精神无寄托的困境中。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和社会改革转型的今天,一般民众尚在为眼下的生存状态发愁,达不到为精神意义焦虑的时候,秉承“内圣外王”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却强烈感受到精神失落之苦。由于精神无法诉诸于外,于是被迫诉诸于内,结果发现了精神孤独的自我。对理想求之不得但又欲罢不能,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漫长旅途中的真实处境。这无异于精神的自我压抑,是一种很不自在的人生。随着精神追求的衰落或边缘化趋势,当代中国人至少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内向化了,普遍感受到一种价值无根基,生命无归宿的漂泊感。

      从现实层面看,当下值得注意的是将精神家园俗化的倾向,其特点是将精神问题实利化或物化。不少人认为谈论精神一类的问题没有意义,因为即使追求眼前实利,人们也是有其“精神追求”或“精神支柱”的,这是当前颇为流行的“吃饭哲学”。如果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类的实利向往与追求硬说成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就如同把性欲说成爱情,是荒谬的。精神家园关注的不仅是当下的局部性问题,而更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总体命运。的确,精神家园不能给人以当下的物质满足,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高尚追求。如果因此而拒绝接受精神家园,而让物欲横流、及时行乐、狭隘自私、短视冷漠畅行于世,除了误导世人以为中国人是只知吃喝玩乐物欲满足的精神“劣等民族”以外,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从学理层面看,精神家园给人以现世的和终极的关怀,是人们精神向往和追求的价值导向。传统上,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内讨论现世关怀问题,西方人则是在宗教范畴内讨论终极关怀问题。宗教和哲学都是人类价值理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越是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缺憾,人类越是需要精神家园从总体上给予现世的和终极的关怀。然而,无论中国的哲学还是西方的宗教,都附着了太多的神学教条和意识形态色彩,使人不易把握其真面目。人类之所以离不开宗教和哲学,就在于现世关怀与终极关怀是人类文明的天然需要。但用宗教和哲学这样曲折和繁奥的方式来表达,并全盘取代人们的精神导向及其相关的人文教化方式,无疑是绕了一个大弯,因而对问题的遮蔽就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人们对现世生活和凡俗事务的日益关注,已不再有耐心去亲近既繁奥又遮蔽的宗教和哲学。一旦人们疏远了它们,渴望寻找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内心冲动只能无根漂零。

      (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单一世界观替代人文精神

      从时代特征看,技术理性至上的科学主义是重构精神家园的一大障碍。在科学主义那里,工具理性排斥价值理性。由于科学工具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越来越了解了,但科学主义影响所至,导致人文精神退化,认识的手段(分析)取代了认识的目的(综合)。一个完整的价值—意义世界,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立式表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世界观,顾名思义,表达的是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但现在通行的教学科书式的世界观,在终极问题上却有意排斥人文价值,以期做到所谓的客观性。这一世界观以阐述世界的物质性和时空无限性称著,并不断揭示人们,现存的这个世界总有一天会灭亡。这本来是自然科学的事情,是符合物质世界演进规律的,但却由世界观不适当地取代了,于是以自然科学取向替代人文科学取向日趋严重。从逻辑和实践意义上看,这一世界观很难成为美好人生的价值源头。试想一个冷峻坚硬的物质世界怎么可能同一个热爱生命、充满情感和灵性的价值世界有机地融合起来呢?如果我们可以接受一个无人文价值的世界观,并在这一框架内思考,必然产生这种情况:越是严肃地思考人生价值问题,生命就越显得没有意义;越是追求人文精神,与现世的冲突困扰就越激烈。

      虽然,大多数民众并不作哲学思考,但不等于他们没有精神追求,他们可以在朴素水平上作精神家园的价值思考。当今世界,物质充斥,实用功利主义使迷失价值方向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致许多物质经济并非贫困的地区与贫困地区都邪教猖獗、迷信泛滥、社会糟粕沉渣泛起,这不能不看作是对科学主义的惩罚。我们可以尝试用现实理想和家园建设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只能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在精神问题上的被动局面。以科学主义取代人文精神,只能侵蚀和消解价值——意义世界,更加助长人文教育的鄙俗化倾向,充其量,也只是供人茶余饭后的助兴谈资或附庸风雅的摆设,谈不上实质的精神境界追求。因此,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尤要注意不可以科学主义侵蚀消融人文精神,抽出或偏废人文教育。从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到文艺复兴,从东方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到亚洲现代化的崛起,人类文明发展史都证实着“精神家园”比单一“世界观”更能体现人文精神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