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者。“知物由学,学之乃知”(王充:《论衡》)。从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到生存技能的获得,乃至情感态度和个性的养成,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学习既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与人生相伴随的持续不断的终身过程。伏羲教民渔猎、神农教民耕作的古老传说,“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格言,都说明教育和学习是贯穿人的一生,且代代相传,永不止息的。 但是,随着阶级和“脑、体分工”的出现,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学校逐渐占据了教育的主流地位,甚至一手遮天,成了教育和学习的代名词。这就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人们对教育和学习内涵的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 其一,似乎自古以来,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学习就是指在学校读书,因而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青少年时期在学校记诵的东西可以受用终身;而且,每谈教育又只讲教师的教,无视学生的学。 其二,似乎自古以来,所有思想家、教育家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论述,都是指学校教育和在校学习,从而使众多的教育家成了学校教育家,使包容广大的“教育学”成了学校教育学。 这都是根本性的误解,是积久而形成的顽劣的偏见。 实际上,教与学一则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且应以学为主;二则教与学都具有广延性,远不止于青少年阶段和在校门之内。横向看,人的一切见闻、活动,都有教育的因素和可学习的内容;纵向说,人的教育和学习贯穿生命始终而从不能停歇,否则,人类就将难以生存和延续。这不仅从“教”与“学”字的关联中可以看出,从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论述中更可以得到证明。 一、“教”与“学”的关联 《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汉字的故事》一书的作者、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说:“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看见一个人,你知道有关他的情况、经历或性格等。见到一个汉字,你也会知道它的来历而对它有所感觉。” 我们且来“感觉”一下“教”字的丰富内涵: “教”字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攴”(Pū),手执教鞭之意。左边是“孝”,在古代写作“
”。《说文·子部》说:“
,放也”。在古代,放、仿相通,所以“
”也就是“仿”,即现在的仿效、学习的意思。 把左右两边合在一起,“教”就成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意思。正如《说文解字》所言:“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这就是说,“教”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上所施”,即一方(“上”)是“施”,是执教;一层是“下所效”,即另一方(“下”)要仿,要效,要学习,要照着做。 由此可以看出,“教”与“学”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教”,就没有“学”;没有“学”,“教”就不复存在。教与学彼此互相包含,互为前提,相依为命,密不可分,且以“学”为中心。正如《说文注》所说:“教字、学字皆以
会意。教者与人可放也,学者放而像之也”。 正因为“教”与“学”密而难分,确实有着不解之缘,加之传统教育重教轻学的积弊,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就造成“教”、“学”互通互用的现象。最典型的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那个有名的报告"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同样的一串英文字母,有的翻译成《学习:内在的财富》,有的翻译成《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异同 如果说,“教”与“学”即教育与学习的内在关联比较单纯;那么,加上“终身”二字,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则被赋予了新的深刻的内涵,因而,其联系和区别就与前有了质的不同。 (一)二者的区别 1.彼此实施主体不同 终身教育的实施主体是社会,是政府(即所谓“上”),是站在人类社会的角度,讲社会如何影响和规定个体,并为个体的学习提供种种帮助。要求社会努力创造条件,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持续不断的学习机会和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终身教育体现的是社会的需要和意志。 终身学习的实施主体是个人(即所谓“下”),是从个体的角度,讲个体如何利用社会提供或自身寻求的学习资源,影响和改变自身,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要求个体在态度上要自觉、主动,坚持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在内容上要兼顾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两方面;学习方式方法上要讲求高效率。终身学习体现社会和个人的双重意志,是社会意志和个人意志的统一。 2.促进形式不同 终身教育的促进形式主要表现在对教育资源的组织、开发和有效提供上;终身学习则是通过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吸收(转化),实现最佳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