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公益事业,同时也是特殊产业,在一定范围内适度引入产业机制推动教育事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国外发展教育产业的目的具有多元性,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为使教育成为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二是为赚钱以解决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引入产业运作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四是为密切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的发展。不同教育产业形式其目的有所不同。 一、国外发展教育产业的典型模式 国外发展教育产业的模式主要有十种类型: 模式一:“输出教育”模式 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推销本国或本校教育,吸引外国学生学习研究,以抢占国际教育市场的形式。输出教育是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教育产业增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形式。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年度报告称,1996-1997年在美国高校的留学生达到创记录的457,987人,占美国大学学生总数的3.2%;同期在美国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外国学者人数为62354人;据估计,外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110多亿美元的收入。据悉,美国使馆仅在我国北京、上海两地办理留学手续收费每日达30万元左右,加之TOEFL之类考试和自费去美国留学,美国从我国赚走教育经费惊人。尽管在美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绝对数居世界之首,但相对数却大大低于有的国家。外国留学生占本国大学生总数比例英国则占12%,澳大利亚占10%,法国占4%。澳大利亚公开提出把外国留学生教育当作国际贸易的一部分来对待。1994年澳大利亚通过“教育输出”共引进外汇20亿澳元,成为第九大外汇来源,采取的措施包括:到海外举办展览会;在海外开展培训活动,设立专门服务机构;试办专门学校,吸收海外留学生;在海外开设高中课程,向学生授予中学毕业证书;接收学英语留学生;鼓励学校向海外输出科研成果。英国首相布莱尔则于1999年推行一项全球性吸引海外学生运动,计划在4-5年内提高25%,到2005年吸引至少7.5万海外学生,针对由于求学签证及入境上的繁琐使英国失去高达20亿英镑的学生市场,有关部门在简化入境手续、提供资料便利和课余工作机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截止1998年1月加拿大在海外建立了16个加拿大教育中心(其中亚洲14个),旨在从事宣传和拓展海外留学生市场工作,同时还将推销教育作为政府贸易代表团的重要任务。1996年该国共接受外国学生99335名,为加拿大带来25亿加元收益,相当于提供2.1万个就业机会。马来西亚面向区域周边国家(重点在印尼和泰国)举办教育展吸引留学生的做法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据估计,马来西亚1998年通过外国留学生增加了数亿零吉的外汇收益。一些国家还积极推动在海外合作办学或通过远程网络教育抢占教育市场份额,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模式二:公立学校私营模式 即在保持公立性质基础上,引入产业运作方法,激发办学活力,改善教育质量的模式。它被称作是90年代以来美国公立基础教育改革的最重要成果。主要包括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和契约学校(Contract School)两种。 特许学校于1991年起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美国第一部特许学校法也在该州生效。至1998年底,美国特许学校数量已达1100多所,覆盖34个州,有25个州政府通过了特许学校法。特许学校在管理上充分享受办学自主权,其主要运作是学校举办者(可以是教师、家长、社区人士或有关机构、团体)和州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学校在任命校长、聘请教师、经费使用、课程设置上有充分自主权。州地方政府照常向此类学校在校生拨付人头费,该费用不得归举办者所有,但有资料表明,学校达到合同规定的评估标准,举办者可得到人头费15%的管理费用。契约学校是美国另一种私营化学校,私人管理公司可以和地方学区签约来经营学校,过去几年,教育选择公司、爱迪生公司、公共策略团体公司等都获得契约权来经营学校。 公立学校私营化趋势在英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所发展。台湾“国民教育法”修改案中明确规定“国民中小学得委由私人办理”。 模式三:牟利性教育机构模式 从国际比较看,可分为营利和非营利两类教育机构,包括美国和西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多是面向成人举办的职业性短期培训或专业培训,管理采用企业方式,允许营利和分红,但照章纳税。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学历教育中也允许营利性教育机构存在。由于营利性教育机构运作完全采取产业化方式,其产业性质是非常明显的。 模式四:引进产业理念模式 80年代以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引入产业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模式在遵循教育规律同时,也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计算投入和产出,讲求经济效益。其主要环节包括: ①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比如英国大学经费结构自8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政府资助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80%下降到1991年47%,学生收入则由8%上升为35%,其他收入由12%上升为18%。德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投资开始下降,专业部门、经济界、基金会、企业及其他渠道的“第三资金”成为衡量大学开放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