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

作 者:
马戎 

作者简介:
马戎,1950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D.Smith)是任教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著名社会学家,他发表了许多有关民族的研究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在1991年出版的《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一书里集中讨论了我们所关心的“民族”(nation)概念的产生与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理解相关概念很有帮助。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他关于 "nation"和其他几个相关术语的观点,并且结合我们在国内的研究实践进行评议,最后对几个关键英语词汇的翻译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今后讨论。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而且经常引发社会冲突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对“什么是民族”(即“民族”定义)的认识则是我们从理论上理解和分析民族问题的基础。关于这个方面,我国学术界在20世纪的不同年代曾经有过许多争论(马戎,1999:35-47)。争论当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在20世纪初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在汉语中出现并至今广泛应用的“民族”一词(韩锦春、李毅夫,1985)。以英文为例,"nation"、"ethnic"和"nationality"似乎都与汉语的“民族”一词有密切关系,通常也都被译作“民族”,但这三个相互区别的英文单词显然具有不同的含义。

      “民族”(或者依中国传统称呼为“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的社会与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区,人类发展的自然条件不同,人类群体在进化与发展进程中所逐步形成的社会组织的形式与内涵不同,用以表现这些社会组织、文化现象的词汇也必然不同,各地域相邻居住的人类群体在彼此相互接触当中,出于群体界定的客观需求而自发产生了当地的“群体称谓”与相应的族群观念,并各自用自己的语言和专用词汇来加以表述。

      世界上各个人群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客观差异(体现在体质、语言、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经济活动、社会组织等方面),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看做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连续统”(continuum),每个维度从一端(没有差别)到另一端(存在巨大差异),中间有无数的过渡阶段,“量变”逐渐累积而出现“质变”。当我们试图对这些人群用“群体”概念在这个多维度立体的“连续统”上进行划界时,就是在每个维度的“连续统”上寻找和确定“质变”的点,并把每个维度上的点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在空间上多维度的立体“边界”。在具体的点的确定与界限的划分和表述过程中,无疑带有体现个体或群体意识的人为的主观因素,提出“群体”概念的主体不同,世界划分的结果也有可能不同,而且“群体”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所以,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划分类别之一的“民族”,其定义与分界也必然是多元和动态的。中国在几千年漫长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族群”观,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民族”观。为了理解国外“民族”观产生的历史和实质性内容,我们需要对国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把它们与我国的传统观念、当前流行的各种观点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推动我国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也可以为社会上混杂流行的各种观念提供必要的规范。

      "nation"是我们在翻译和理解西方文献时最容易引起混乱的一个名词,有时把它译成“民族”(如"nation-state"通常被译成“民族国家”),有时译成“国家”(如"the United Nations"译成“联合国”)。词典对"nation"的主要解释有:(1)民族,(2)国家,(3)国民,(4)部落等等(注:参见《新英汉词典》(中文版),第857页,《英汉大词典》,第1199页;英文的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第874页以及Macmillan Contemporary Dictionary等(参见翟胜德,1999:68)。)。对于"nation"一词,国内许多有关的翻译文献时常根据译者的理解从以上译法中选择一个。同时,其他一些英文词汇如"ethnicity"和"nationality"也经常被译为“民族”,中英文词汇之间的这种交错译法,导致了这些基本概念在理解和应用中的混乱现象。

      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D.Smith)是任教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著名社会学家,他发表了许多有关"nation"的研究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在1991年出版的《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一书里集中讨论了我们所关心的“民族”(nation)概念在西方的产生与当前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他在该书第一章中针对"nation"这个概念所提出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在学习与研究工作中的体会给予评论,希望这些介绍和讨论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在本文中先一律把"nation"译成“民族”,把"ethnic group"和"ethnic"译成“族群”,在凡是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都标出原文中使用的英文词汇,以便对照理解。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们再对这些词汇的含义进行总结。

      一、"nation"(民族)只是人们身分认同的多种类别之一

      安东尼·史密斯认为人们的"identity"(身分认同)包含了多重身分与角色:家庭(familial)、领土(territotial)、阶级(class)、宗教(religious)、族群(ethnic)和性别(gender),这些身分的基础是社会分类(social classification),而这些具体分类方法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很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被废弃(Smith,1991:4)。这是对如何认识“民族群体”划分的一个基本观点。人类社会中“群组”的划分,在社会活动实践中根据具体实用性目的可以有许多种方法,如划分为种族群体、民族群体、种姓群体、阶级、社会阶层、性别群体、年龄群体、行业群体、职业群体、政治团体以及各类自发或非自发形成的组织群体,“民族”群体不过是分类方法之一(马戎,1999:57)(注: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这种划分是“实用性”的,是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应具体的需求而出现的,因此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环境中,这种“群组”的划分(标准、边界、内涵)可能会不一样;第二,社会场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群组”的划分标准也会随之演变而不是固定不变,“群组”之间的边界也在变动之中,这在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现象中十分常见,甚至在同一个时空里也会出现位于“边界”地带的重合部分,如族际通婚的夫妇会对双方族群都具有一定的认同感;第三,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不同划分方法确定的不同范畴的“群组”可能会出现部分重合交叉的现象,如一个人可能既属于一定的年龄群体,同时又属于一定的职业群体和一定的民族群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