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诸喻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颂之(1965—)男,山东潍坊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山东曲阜 273165。)

原文出处:
《孔子研究》

内容提要: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常见现象,政治家喜欢将一种政治现象或政治道理以某种浅显易懂的比喻巧妙地表述出来,不但让人心领神会,更易于接受,而且还因为言之有“文”有“物”而传之久远,以至于时至今日,一些传统政治喻论仍然有极强的生命力。本文选取传统政论中十类常见的政治喻论,作一简单概述,以期对我们了解传统政治文化有所助益。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政治多忌讳和政治话语极其严肃的情况下如何谈政治是一门学问。这里需要的是机智、艺术和技巧。比喻属于语言艺术之类,“谈说之术……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荀子·非相》)。借助于比喻,才能将政治说得更形象、更充分、更明白,使严肃成诙谐,化呆板为生动,变高远为平易。于是,政治喻论在传统文献中俯拾皆是,品类众多,有些已经构成了传统政治中的“权力话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对传统的以至于今天的政治话语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政治父子喻

      国与家在传统政治领域内向来联系在一起,国是家的放大,家是国之微型。修齐治平的政治套路正是在家国同构的前提下展开的。家与国、宗法与政治的密切关联,就形成了政治话语中的政治父子喻。

      天是中国传统政治统治得以实施的最神圣的信仰保证。天,虚无飘渺,高居于人类万物之上,天命达于人间,需要通过被称为“天之子”的天子。因此,天子以天为父,天子与天便形成了父子关系。《诗·时迈》:“昊天其子之。”《白虎通·爵》:“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应劭《汉官仪》:“号曰皇帝,道举措审谛,父天母地,为天下主。”天子之所以在生身父母之外以天地为父母,是由于天子受有天命,何休《公羊传》成公八年注:“圣人受命,皆天所生,谓之天子。”受命之君才是真龙天子,他们的身世就充满神秘与古怪的瑞兆。天子与日月就有了兄弟姊妹之义,《后汉书》注引《感精符》:“人主日月同明,四时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天子成了传统政治话语中人间秩序的最高主宰,历代帝王也理所当然地以天命在我,为天之子。这是政治父子喻的第一层含义。

      天子统御万民,就要以天为榜样,“养民如子”,由此形成“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左传》襄公十四年)的融洽关系。天下是一大家,天子就是万民的父母,《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天子爱民如子,子万民的话语,不仅在诸子那里,而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史不绝书,不胜枚举。在古代,君臣之义等同父子之义。时至现代,君主制被推翻后,国家与民众之间依然存在父子关系。“民国之主人者,实等于初生之婴儿耳,革命党者,即产此婴儿之母也。既定方针既立之矣,则当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注:《孙中山选集》第153页。)传统的父子关系变为母子关系,祖国为母亲、党为母亲,是为政治父子喻的第二层含义。

      天子为万众臣民的父母,天下成了一家,天子派往各地统治一方的地方官员,就具有了代表天子统治的意义。由此,地方官与其统治的民众之间也形成父子关系。《盐铁论·授时》:“县官之于百姓,若慈父之于子也。”汉代的县官一词,或指地方官员,或指天子。从宋代开始,县官就被称为父母官了。王禹偁《谪居感事》诗有“万家呼父母”之句,并自注:“民间多呼县令为父母官。”地方官尤其是县令为父母官,这一称呼在明清时代甚为流行。时至今天,父母官还指地方官。就连军队之中也存在类似的父子关系,《孙子·地形》:“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道出了军队中伦理关系的重要性。后来,将帅之间也形成父子关系,在混乱时代,一方将帅与部下将领之间多为义父义子关系。这是政治父子喻的第三层含义。

      二、政治身体喻

      中国文化有“近取诸身”的比类特点,这也反映在政治话语中。《资治通鉴》卷二一○:“国犹身也,顺物自然而心无所私,则天下理矣。”所谓“国犹身也”,主要是从身体的结构意义上比喻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君臣等诸种政治关系的比喻。身体的主要部位在政治话语中都有所安排,君为头、为首脑,公卿为股肱,《尚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孔疏:“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耳目,大体如一身也。”《申鉴·政体》:“天下国家一体也,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资治通鉴》卷二○三(垂拱元年):“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县令,陛下之手足;未有无腹心手足而能独理者也。”《文苑英华》卷七七一卢硕《喻古之治》:“轩昊之代,君为心,兆民为百骸。”身体有皮毛,所谓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牵一发而动全身。《贞观政要·君道》载唐太宗说为君之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肢体连心,兵家的对敌原则是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身体结构须合乎比例,如果出现指大于肱、尾大不掉、鼻子大于头等病态,政局就危险了。不仅人首为尊,政治话语中的动物之首也尊贵,如唯马首是瞻,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等等。

      二是国家领土的身体结构比喻。《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贞观十八年):“天下譬犹一身:两京,心腹也;州县,四支也:四夷,身外之物也。”《盐铁论·诛秦》:“中国与边境,犹支体与腹心也。夫肌肤寒于外,腹肠疾于内,内外之相劳,非相为助也,唇亡则齿寒,支体伤cǎn而心憯怛。故无手足则支体疾,无边境则内国害。”所谓的咽喉之地,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关系重大。

      三、政治治病喻

      国犹身也,国家机器运转不灵或失序也就如同身体生病一样,治病救人,治国理乱。《吕氏春秋·审分览》:“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贞观政要·政体》:“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陨命,治国亦然”。

      据说,黄帝向歧伯学习针灸之道,就从医道中学到了治国之道,《黄帝内经·灵枢·外揣》:“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政治治病说在三代时得以进一步发展,《文苑英华》卷七七一卢硕《喻古之治》“三代之时,君为臣,兆民为疾。”因此,在医家看来,医的首要任务是医国,《国语·晋语八》载医和云:“上医医国,其次疾人”。治国之疾病,要首先洞悉病因之所在,《墨子·兼爱上》:“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知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疗效。儒家的医国良方是先王之道,仁义道德,法家的良方是一刑罚。德教刑罚的混合方也不失为治世良方之一,《后汉书·崔寔传》:“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不过在法家看来,儒家的先王之道如同远水救近火一样,《盐铁论·申韩》:“政小缺,法令可以防,而必待雅颂乃治之,是犹舍邻之医,而求俞跗而后治疾。”治国的人才如同治病的工具,“唯针艾方药者,已病之具也,非良医不能以愈人。材能德行者,治国之器也,非明君不能以立功。医无针药,可作为求买以行术伎,不须必自有也。君无材德,可选任明辅,不待必躬能也。由是察焉,则材能德行,国之针药也。”(桓谭《求辅》,《群书治要》卷44引)庸医治病误人,庸才治国误国。《潜夫论·思贤》:“夫人治国,固治身之象。疾者身之病,乱者国之病也。……夫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三代以下,皆以支罗服,烝穬麦合药,病日痁而遂死也。”病人膏肓纵有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假冒伪劣更是害人不浅,这显然是政治运转中应极力避免的。《申鉴·杂言上》:“膏肓纯白,二竖不生,兹谓心宁。省闼清净,嬖孽不生,兹谓政平。夫膏肓近心而处阨,针之不达,药之不中,攻之不可,二竖藏焉,是谓笃患。故治身治国者,唯是之畏。”毒药苦口利于病,更是人所皆知的政治术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