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代·文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处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大动荡、大变革中的中国文学,其发展犹如一条长河,曲折跌宕,波澜壮阔,浩荡前行,以现代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语言表现现代文学形象,启蒙国民意识,弘扬现代文明,讴歌民族精神,深刻折射出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走向全面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艺术地再现了这个伟大历史时期的壮丽图景。

      历史永远是伟大的教科书。任何有思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都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总结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发展进步的历史经验,积极地面向未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宏伟纲领,创造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毛泽东选集》694页)回顾自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 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发展史、文学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到,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旧中国闭关自守封建统治的大门,把中国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其文化也随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由此形成了中国的旧礼教与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相结合的精神文化统治。

      “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毛泽东选集》699页)短命的“戊戌变法”中途夭折, “辛亥革命”被军阀袁世凯称帝所破坏,引起了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仁人志士的极大愤慨,激发了他们启蒙民智的极大热情。二十世纪初,他们以《新青年》等一批进步报刊为阵地,以鲜明的革命主张,推动着新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终于在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历史性的五四运动。它高扬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旗帜,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以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斗精神而永垂青史。五四运动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性质,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态势所决定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以1942年5月23 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成为全民抗战、救亡图存的重要战线之一。从此,我们的文化、文学在二十年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文化、反对封建礼教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地迈开阔步走向人民大众,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局面。这期间,来自解放区、国统区不同生活领域的作家们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价值观,以人民为母亲,拜人民为老师,纷纷深入工农兵,了解工农兵,创作了一大批描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英雄业绩的优秀作品。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讲话》一直是指导我国先进文化和革命文艺发展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江泽民在六次文代会、五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我国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发展。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邓小平同志的《祝词》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的指导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要“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在对外开放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学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同步发展,一大批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深刻变革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文学队伍的主流奋发向上,文学创作的主流健康发展,文坛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上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近一个世纪以来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是我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审美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在二十世纪的近一百年中,伴随我国胜利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变革,文化、文学同样发生了突破封建礼教文化樊篱,建立现代文化的伟大变革,其成就之大,一跃数千年。

      文学的发展永远不能离开时代和人民

      “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作家群的人生历程清楚地表明,任何一个作家要想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并为人民和历史所承认,必须认清自己所处时代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作出正确的选择,明确自己的责任,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命运融入历史进步的潮流中去。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作家主体世界的意志、激情、灵感,都来自作为文学作品对象的外在客体世界。因此,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深刻洞悉时代的本质,把自己的文学活动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去,把自己的情感活动融入人民追求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的渴望中去。二十世纪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家莫不如此。作家必须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同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始终不离人民,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辩证的、战斗的姿态“奋然而前行”,胡适后来却走上一条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道路;都曾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向封建礼教展开过猛烈的战斗,国难当头,抗战兴起之际,鲁迅率先举起了他的“投枪和匕首”,而周作人却坠入耻辱的深渊。百年来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许多,这些事例都雄辩地证明,历史的光荣永远属于那些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而奋勇前进的作家,永远属于忠实地再现人民创造历史雄伟事业的作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