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探索者

——陈望道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理论与创作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0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部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然而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政治小争需要出发的,当时只有极少的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从事学术研究,这很少的人中,陈望道是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也是最有成就的一个。

      陈望道(1890-1977)浙江义乌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他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士之一。早在1915年留学日本的时候,他就借助于日文、英文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919年,他回国,躲在义乌乡下翻译《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就这样出自他的笔下。陈望道真心服膺马克思主义,他受陈独秀委托,一度主持《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在他主持刊物期间,《新青年》发表了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陈望道与鲁迅是亲密战友,他们都是我党的文化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陈望道在二十年代一度对美学产生浓厚兴趣,撰写了《美学慨论》、《美学纲要》、《美感的快感与非美感的快感》等许多美学论著。《美学慨论》是一部系统的美学专著,出版于1926年,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曾被一些艺术学校选用为教材。陈望道在这些论著中比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美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尽管这种研灭是初步的,也未能一一标举马克思的旗号,他的贡献在中国是开拓性的,是不可低估的。

       一、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

      陈望道说美学研究两大问题:“美是什么”和“美的事物怎样才美”。这两大问题的研究相应形成美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或者说两条途径。一是研究“美是什么”,把“美的事物”抽象了,和真、善等做一样处理,这是哲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是研究“美的事物怎样才美”,这研究就不脱离具体的事物,诸如人体、艺术、自然物。这种研究的方法属“说明科学”的方法。“说明科学’的方法,陈望道着重提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924年在上海夏令营学会上,他做《美学纲要》的讲演,他说:“美学最有关系的,有两种学科:(1)心理学,(2)社会学。”这样看来,美学就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美的哲学,研究美是什么,即研究美本体。二是审美心理学,研究审美的心理过程、规律。三是审美社会学,研究人类审美发生的原因,审美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审美的价值,等等。

      陈望道认为,美学虽然是研究美是什么和事物怎样才美的科学,但在研究方法上,不能不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主要通过研究艺术去认识美是什么和事物怎样才美。关于这一点,他有详尽的论述。他说:

      在自然人体和其他种种美的事物中,何以把艺术特提出来作为美学的主对象呢?这并不止为了艺术的质和量,都比别种事物特别的可观。却是为了自然界和人体,也都有被包含在艺术里面的。象诗歌可以吟咏自然,绘画可以描写自然,雕刻可以表现人体;其余无论何种事物。就是“真”和“善”,也都可以用作艺术底内容,差不多没有一事物,不可以纳于艺术之中的。并且艺术除了美之外,有时还含有美底反面的“丑”简直包含美底正反面的现象。(注:陈望道:《美学概论》,《陈望道文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会性1979年版。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此书。)

      陈望道关于美学为什么要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述是很深刻的,他认为“自然界和人体,也都有被包含在艺里面的”,实际上是认为艺术来自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艺的质和量,都比别种事物特别可观”,而且艺术不仅可以表现“真”和“善”,也可以表现“真”、“善”的反面——“恶”与“丑”,艺术可以化生活“丑”与“恶”为艺术美。这种认识实际上是说,艺术虽然来自生活,但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它要比生活更深刻,更有感染力,一句话,它要高于生活。这种辩证的观点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陈望道关于美学研究“美是什么”和“美的事物怎样才美”的观点对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做了很好的概括。由对美学学科性质的这种理解出发,陈望道将美学这门学科概括为哲学的和“说明科学”的两种研究途径,区分为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三个研究门类。这种说法是符合美学这门学科实际的。

      二、美的要求和审美态度

       陈望道坚持从人的需要出发谈美,把美看作对人的情感需求的感性肯定。他说:“爱真好善如果可以说出于人类本性的要求,嗜美便也同样地可说是出于人性。”陈望道从日用与野蛮民族的生活方式两个角度说明这一问题。就日用来说,“衣食住算是最切合实用的,美不美并不是第一等问题。但我们在这些不以美不美为第一等问题的东西上,美也就实际地不曾忘怀。如一块糕饼,一支卷烟,本来是触口便化入手便燃的东西,但仍染色描金地要它们美观。”就野蛮民族的生活方式来说,他们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存都很困难,但仍然有爱美的需要。为了美,他们宁愿忍受苦痛去纹身。陈望道说:“他们底嗜美,正如爱真好善一般地意志坚强,力求贯彻;便牺牲了实用,便赔了痛苦,也毫不吝惜;事情虽然至愚至蠢,那精神却正是人类的。”

      陈望道认为人有爱美的天性。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传为马克思为(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写的《美学》辞条说:“最可靠的心理学家都承认,人类的天性可以分作认识、行为和情感,或是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的观念。”(注:马克思:《美学》(《新亚美利亚百科全书条目》),《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陈望造并没有把美的需要摆在不恰当的地位。他认为衣食住这些物质性的生活需要应是第一等的。美的需要作为精神性的需要应置于其后,这种说法明显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恩格斯在著名的《马克思墓前演说》中就突出强调马克思的这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