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批评形态学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赖大仁(1954—),男,江西吉水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

原文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关于文学批评形态学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文学批评的系统结构及其基本形态的探讨;二是对文学批评历史形态的考察;三是对文学批评形态转换、尤其是现代转型的规律性探寻。从文学批评形态学的角度对文学批评传统和当代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加以观照总结,有可能获得某些比较宏观的规律性认识,对当代文学批评形态的建构不无积极意义。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0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9X (1999)03-0003-07

      文学批评是与文学创作同样古老的文学活动,无论实际批评还是理论批评,在中外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然而,从学科建设的意义而言,在整个文艺学的建设发展中,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也许是显得更为薄弱,更不成熟的。美国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雷纳·韦勒克曾说,只是到了20世纪,才算真正进入“批评的时代”(这当然是就西方文学批评而言),按我的理解,这一方面是指实际批评真正开始重视并切实地进入作品文本分析;另一方面大概也包括理论批评开始走向多方面探索和自觉系统的理论建构。在这几方面,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确实卓有成就。

      比较而言,我国文学批评建设的相对滞后是不言而喻的。新时期之前,几乎谈不上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探讨,只在文学概论教科书中有个别章节讲“文学批评”的常识,观照面十分狭小。进入新时期之后,对文学批评规律性的探讨才逐渐展开,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条件下,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源源不断被引进,由此引发了一个文学批评方法论探讨的热潮,一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持续了不短的时间。这场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大讨论,最大的成绩是使我国文学批评界解放了思想,打破了以往僵化的文学批评观念,极大地强化了文学批评的主体意识,激发了文学批评的活力,使理论批评和实际批评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和开放性的发展格局。然而从另一方面看,真正深入系统并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建设仍嫌不足。

      在经历了急风暴雨般的批评观念大解放和批评方法的全面探新之后,文学批评界逐渐沉静下来,沉稳之中实际上也不无困惑。如今,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人们都在思考探索。近一时期,理论界正在讨论如何建构面向新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体系,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要建构新的文学批评形态。那么,这种建构应当从哪里起步?应当以什么为理论基点?应当循着怎样的思路去探寻建构之路?这些似乎都还悬而未决。现在我们也许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变革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认真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以民族的现代意识和眼光,重新审视既有的文学批评传统,在宏观观照和比较中,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建设提供参照和借鉴。

      对文学批评传统和当代文学批评变革的认识总结,当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而从文学批评形态论的方面试作一些探讨,也许是不无意义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学批评形态,是指由一定的文学批评观念、方法、范型和话语构成的有机系统:在理论批评层面,形成一定的理论系统;在实际批评层面,形成一定的批评模式。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从大的方面着眼应当说是以批评形态转变(或者说批评转型)的方式实现的。当然,文学批评形态作为文学批评的有机系统,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一是指文学批评的整体结构系统,涉及对文学批评作为一门科学的整体系统结构规律的认识把握;二是指具体的文学批评形态,即处于文学批评整体结构系统中的具体批评模式或类型,它们既从属于文学批评的整体结构系统,同时又有自身的系统结构;每一种批评形态既有自己的形成演变规律,也与别种批评形态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从文学批评形态的角度来对文学批评传统和当代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加以观照总结,也许能获得某些比较宏观的规律性认识,对当今文学批评形态的建构不无借鉴意义。

      按笔者的构想,关于文学批评形态学研究,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文学批评形态的理论探讨

      其中包括对文学批评的理论定位,关于文学批评的系统结构及其基本形态的探讨,尤其后者,是文学批评形态研究的重心所在。

      从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来看,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各家各派的批评理论,各种各样的批评模式和方法,并且还在不断创新发展。那么文学批评作为一门科学(像人们所常说的那样),有没有某种系统结构关系,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批评理论和模式、方法,是否有某种形态学的规律可循?似乎都没有得到认真探讨。通常对文学批评的研究,无非史、论两个方面。从“史”的方面而言,常见的文学批评史著述,基本上以时序为“经”、以某家某派的批评理论为“纬”构织而成,大致属于一线穿珠式的线性平面的归纳和描述,不大能看出文学批评的系统结构关系和形态演变规律。之所以如此,则又与“论”的状况相关。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文学批评作为一门科学的内在系统结构规律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近一时期的研究则又偏于求新求异的探索,疏于作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因而对于文学批评系统规律的把握仍显不足。

      笔者总是存有这样一种信念:文学批评既是一门科学,那么,看似五花八门的批评理论和模式、方法之间,就应该存在某种系统结构关系和形态变化规律,只是缘于我们认识和思维的局限,尚不能准确把握和揭示而已。文学批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当然要重视多样化多元化的理论探索与创新,但另一方面,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和思考,对文学批评系统结构规律的认识探讨,恐怕也是不能忽视的,两者都有不可取代的意义价值,都有助于学科建设的推进。

      由此,笔者联想到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研究发现。到19世纪中期,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通过各自的反复实验,先后发现了60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元素把化学家们搞得眼花缭乱,想要把它们分分类、排排队也感到无从下手。1869年3月,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 青年化学家门捷列夫用自制的一副纸牌,对已发现的这60多种化学元素按一定的理论构想进行排列组合,提出了关于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设想。门捷列夫的演示和发言,让同行们惊得目瞪口呆,他的老师齐宁十分生气地批评他不在实验室里老老实实做实验,却异想天开要发现什么规律。门捷列夫解释说:不是不要做实验,而是前人已经做了够多的实验,发现了这么多元素,现在该从理论上做一点思考了。当年开普勒从他的老师第谷手中接过700颗恒星的观察资料,并没有按照师嘱再去观察更多的新星,而是着重于理论思考,终于发现了能够解释众星运行的三定律;勒维烈之前有多少人在观察寻找天王星外的新星,他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实地观察,而是做了理论推算,很快准确地找见了海王星。在研究化学元素的过程中,已有了许多新手段新方法,但现在需要理论,化学应该有自己强大的理论问世了。门捷列夫坚信自己理论探索的方向是对头的,便不顾非议,继续研究,终于揭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不仅已发现的元素在他的周期表中全部“对号入座”,而且他还一口气预测了十多种未知元素,后来这些元素一个个都被各国科学家找到,证实了他的理论预测的科学性。[1]这说明,“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 但需要通过理论思考去探索和发现。一旦对“规律”有所发现,就有可能使已有的知识成果系统化,并依据已经掌握的规律,进一步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新的发现和创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