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渊源流长。但现代之教育机构及文化科学研究设施,则起步于清末民初,至1937年,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始初具规模。但正当我各项文教事业逐渐步入正途,发展迅速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使刚刚建立起来的教育文化事业瞬间尽毁,图书、设备、文物损失不知其数。本文拟就抗战期间教育文化所受损失,略加探讨,不足之处,请予指正。 一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所受打击极为严重。 战前,我国已有专科以上学校108所,计大学42所,独立学院34所,专科学校32所,其中42所大学中,有12所设有研究学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深造之所。由于历史原因,高校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108所学校多集中在东南部的少数几个大城市之中,加北平有高校14所,上海25所,以天津为主的河北有8所,广东7所,占半数以上。日寇侵略,率先发动于芦沟桥,毗邻文化名城北平,继发动“八一三”之战于学校林立之淞沪,再沿长江西进,并扩展至东南沿海城市。日军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将我高等教育机构列为重点轰炸目标之一。因此,抗战全面爆发后的短短数月中,中国的高等学府几乎尽遭敌人的轰炸和破坏。 1937年8月15日,日机首次空袭南京时,就选定中央大学为轰炸目标;1939年夏季,日机猛烈轰炸陪都重庆时,西迁的中央大学再次成为进攻目标之一。复旦大学因地处要冲,临近淞沪抗战前线,更直接遭受到战火摧残。战起后一月,曾有人冒锋镝回校视察,但见“体育馆已夷成平地”,“图书馆屋面被毁,贰层亦毁损无余”,“第一宿舍屋面损坏虽仅一部分,而屋内则已炸毁无余矣。”翌年4月,学校当局再派人回校看视,所得情报,更惨不忍闻:“简公堂、实中、及第五第七两宿舍已俱焚毁,躯壳且不存,遑论内容。……第四宿舍水泥钢骨,为宿舍中之最精美坚固者,今亦全毁,与毗邻之体育馆同成瓦砾之场。登辉园即燕南园,亦即校园,落成曾几何时,亦已弹痕累累……全校幸尚存在之处,惟卫生处及合作社,他如校外之进步宿舍、同兴村及霞庄学圃等处,亦皆毁于炮火。总之,学校内外,尽成邱墟,无瓦全可言。”母校被毁至此,复旦师生痛惜之余,发出了“复兴再造之责,吾侪尤不容辞”的呼声。① 其余被毁被炸高校,更不数计。据教育部编定的《敌人摧残我文化事业录》载,截至1937年10月止,抗战爆发仅三个月,就有天津的南开、河北女师、河北工学院、保定的河北医学院、河北农学院、上海的复旦、同济、大夏、持志、正风、上海商学院、医学院、东南医学院、同德医学院、音乐专科、商船专校,南京的中央大学、牙科学校,南昌的医学专校,广州的中山大学等23所高校先后被炸。② 上海市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曾对高等学校之损失情况作了首次统计:③ 校名 被毁详细情形 损害估计(元) 同济大学 全部被轰炸 1,864,018 暨南大学 局部被轰炸 大同大学 同上 10,000 沪江大学 校舍被敌军占领 1,679,749 音乐专科 同上 171,632 上海商学院同上 201,000 上海法学院全部被毁 210,000 正风文学院局部被毁 同德医学院大部被毁 150,000 持志学院 同上 500,000 复旦大学 同上 1,200,000 商船学校 全部被毁 406,760 东南医学院同上 230,000 市立体育专科 校舍被日军占领 总计 14校 损失6,623,159元 未遭轰炸的仅北平10余所大学,亦被日寇盘距。如北京大学,1937年8月25日,日寇兵就进入北大,到校长室进行“检查”;9月3日,日军进驻北大第二院和灰楼新宿舍;10月18日,地方维持会将“保管”北大的布告挂在第二院的门口。其后,红楼一度成为敌寇的宪兵队队部,地下室曾被用作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在中国语文学系的门口,挂起了“小队附属将校室”的牌子,文学院院长门外的标志则是“南队长室”。④燕京大学虽为教会学校,亦不能幸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即以间谍机关罪名封闭学校,并将校舍改为日军军官疗养院。堂堂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竟被充作军营、监狱,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耻辱。 随战事发展,日军向内地不断渗透,战火从沿海城市烧向武汉、长沙等华中、华南地区,鏖集于此的高等学府终于无法逃脱惨遭浩劫的命运。 1938年4月10日,日本重型轰炸机27架袭机长沙,向地处岳麓山的湖南大学等校投置烧夷弹50余枚,爆炸弹30余枚,炸死学生2人、工友1人,伤40余人。湖南大学图书馆、第5学生宿舍全毁,科学馆仪器损坏殆尽,财产损失300万元以上。⑤ 6月8日,广州岭南大学遭敌机袭击,先以机枪扫射,继投巨弹三枚,迫使校方急令学生暂行离校躲避,学校遂告关闭。 8月11日,日机轰炸武汉,华中大学虽悬挂美旗,亦难幸免,三幢高大雄伟的教学楼被夷为平地,死伤师生60余人,并波及紧邻的文华中学,学生宿舍被两枚炸弹炸中,死伤四、五十人。⑥ 为避兵燹,以沿续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各大高校自1937年夏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