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一生虽然没有写过专门的教育论著,但作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中国国民党的领袖,他一贯重视教育,并在有关论著和讲演中,以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问题,形成为深刻的教育思想,制导了民国时期的教育决策,揭开了民国教育史的新篇章。孙中山的教育思想,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源泉”

      1897年,当孙中山在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和洋务运动的弊端时,已经尖锐地指出:“用输入物质文明的方法不能改良中国”,以为把整套机器输入中国,“中国人新生就会开始”,那是一种“荒唐”的设想①。孙中山认为:“世界的文明,要有知识才有进步”,“世界上文明的发达,是在近来二百多年,最快的是近来五六十年,以后人类的知识越发多,文明的进步便愈发快。”②事实上,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而现代化的有知识的人,需要由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从小加以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看,孙中山关于“立学校以育人才”③和“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源泉也”④的论断,特别值得人们深思。

      孙中山一生勤奋读书,好学不倦,主张“从学问着手,拿学问来救中国”⑤。在他看来,革命要成功,离不开学问,建设要成功,也离不开学问;“世界进化,随学问为转移”,“东西各国之文明,皆由学问购来”。所以,“学问为立国根本”⑥。鉴于学校是求学问、求知识的主要基地;“教育为立国之本,振兴之道,不可稍缓”,⑦因此,孙中山一贯强调发展教育,兴学养才。他还深刻地指出:“学者,国之本也,若不从速设法修旧起废,鼓舞而振兴之,何以育人才而培国脉。”⑧民国肇始,百业待举。孙中山于日理万机之中,以其高瞻远瞩,倡导教育为本,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振兴教育,就能培养大量人才,有了大量人才,就能掌握国家民主富强的命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也一再告诫人们,教育者,人才所由出,国脉所由系。只有确立了教育──人才──国脉的发展机制,才能促进国家现代化大业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快速前进。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要振兴中华,就一定要振兴教育!

      世间一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最宝贵的。早在《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就把“人能尽其才”列为中国“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首位;而“人能尽其才”的基础,则在“教养有道”。他说:“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只有“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国家才能化贫为富,转弱为强。“故教养有道,则天无枉生之才;鼓励以方,则野无郁抑之士;任使得法,则朝无幸进之徒。斯三者不失其序,则人能尽其才矣;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不谋也。”⑨基于上述认识,1912年2月,孙中山便在给教育部的命令中指出:“民国新造,凡有教育,应予提倡,乃足以启文明而速进化。”⑩3月,更将“普及义务教育”,列为中国同盟会的政纲(11)。

      二、批判封建教育,倡导教育改革

      孙中山认为,革命既是一种“非常之破坏”,又是一种“非常之建设”,“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双翼也”。(12)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十分重视从批判和破坏封建教育入手,倡导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建设。

      在分析封建教育和科举制的危害时,孙中山指出,中国封建社会以文为尚,“其弊也,乃至以能文为万能。多数才俊之士,废弃百艺,惟文是务”。这种“弃艺尚文”的传统教育,是“国势所以衰,而民事所以不进”的重要原因(13)。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善于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政治礼俗”、“天算地舆”、“格物化学”等各种有益的学问;不仅如此,更要注意探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这样,孙中山就在中国人面前展示了一个“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之学中”的广阔知识领域。(14)

      在孙中山看来,封建教育“阻碍我们在智力方面和物质方面的发展”,使人民陷于“穷苦愚昧”的境地(7)。他尖锐地指出:“中国之政,习尚专制,士人当束发受书后,所谓习者不外于四书五经及其笺注文字”,以“养成其盲从之性”(15)。由于封建教育“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长”,因而“所智者无以称其职,而巧者易以饰其非”。为此,他提出要借鉴欧美国家教育成功的经验,按照培养目标,设置不同专业,做到学以致用,使文官“其途必由仕学院”,武官“其途必由武学堂”,“文学渊博者为士师,农学熟悉者为农长,工程达练者为监工,商情(*#0992)习者为商董”(16)。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为社会培养出文官、武将、文学家、农艺师、工程师、企业家,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振兴中华服务。

      目睹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废弛的现象,孙中山深刻地指出:“远观历代,横览九州,人才之盛衰,风俗之淳靡,实关教化。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反此。”(18)中国欲转弱为强,反衰为盛,与西方各国并驾齐驱,自立于世界之林,“必俟学校振兴”。孙中山认为:“方今中国之不振,固患于不能行之人少,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19)要能培养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并做到“人尽其才能”,必须变革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废除旧式私塾、书院,创办各类新式学校,做到“教养有道”。

      为了倡导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建设,孙中山从培养目标上比较了新旧两种教育的差别。他说,旧教育是为了培养效忠封建统治者,为虎作伥,骑在百姓头上的官老爷;民国新教育则是体现国民平等、人格独立,为国家造就建设人才。孙中山还精辟地指出:“共和政体,以教育为根基。”(20)后来在广东女子师范学校讲演时又具体阐发说:培养人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是学师范者的任务。但“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怎么样可以管理国家。”(21)这番话揭示,新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为共和政体打基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爱国者,培养成能够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共和国公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