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育;教学方法;合目的性;适用性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作用于活动对象并受活动对象反作用的双向运动形式。方法是人们运用知识作用于活动对象的运动形式,指活动主体以对活动对象的认识为依据,为改变活动对象与实现活动目的所采取的活动途径、步骤、手段,是知识运用过程中的形式因素,亦即知识的运动形式。方法受活动对象的反作用,即活动对象不仅制约着方法使用的过程与效应,而且通过活动主体的能动认识而对方法进行纠正和调适。方法与活动对象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是通过人的认识与实践来实现的。人的行为不同于动物的行为就在于人的行为是建立在高度自觉意识基础上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的行为的目的性注定了人们要把已认识到的规律运用于活动之中,而人的认识是不断积累、永无止境的。人与动物的行为在这里出现的分野不仅使人类建立起证明其社会本质的文明成就;而且反映在方法上,人的认识与实践方法是随着知识积累与科学进步而完善、发展的,而不是动物式的机械重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方法具有增益、变化和实践目的的属性。同时,人不仅有目的地作用于活动对象,而且被活动对象及其内在规律所制约。反映在活动方法上,就是活动对象对活动方法提出了与之相适宜的客观要求:方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活动对象的内在规律,也就相应地影响和制约着其适应范围与有效程度。因此,方法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适用性,合目的性与适用性是方法最基本的属性。另外,方法无论是其目的性,还是其适用性,都具有主观与客观合一的因素。就其主观因素而言,人们能够不断摒弃不合理因素、扩大其合理性,使方法适应的范围拓宽、使用的效率提高。就其客观因素而言,方法常常表现为源于规律的标准化规则与通用定律。方法的合目的性越是符合客观规律,越能增强其适用性;反之越是适宜于活动对象的方法,也就越是能够有效地实现其目的。方法的这种合目的性与适用性相互统一的属性,是建立在对活动主体、活动对象、活动过程及其规律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我们说方法是关于智慧的智慧,其质量是由其合目的性与适用性相统一的程度所决定的。换句话说,衡量方法优劣的标准是方法的合目的性与适用性及其统一程度。 方法的构成要素、结构层次和分类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方法是联系活动主体与活动对象的途径与方式,是获得活动过程意义与结果的形式因素。方法本身的构成要素由方法的目的和活动的途径、形式、步骤、措施、具体手段等基本内容项组成。与方法有机联系的相关因素则有活动对象与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及其活动情境、主体条件等。方法是建立在对以上诸要素的已有知识体系之上的,而知识所反映的事物具有共同属性(一事物与另外相邻近事物的共性)、特殊属性(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个别生动的具体形态(事物作为单个的有机整体而独立存在)。因此,方法的结构层次是由方法的一般理论、专门知识、具体内容与个别形式构成的,方法的个别形式可根据其适用范围分为通用方法、专门方法两类。 以上方法的一般知识为我们进一步分析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参照。所谓教学方法是指知识信息的内化、变异、增值与传导从而建构新智能结构的心理活动形式。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以拥有相当智能条件的人作为活动主体,主要以间接知识为活动对象,以学习与研究相结合为特征,以接受知识与生产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是获得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条件,其质量决定于它的合目的性与适用性相统一的程度。 首先,教学方法的合目的性指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的适合与有效程度。高校教学的直接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起既能满足客观实践需要又有发展远景的知识、技能、智力的有机结构,最终目的则在于培养出适应实际工作要求并能开创新局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客观情形纷繁复杂,知识直接运用于实际而无任何变异的比率很小,因而学生必须具备在实际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知识的运用不是机械的、无增无减的,而是具有变异性和创造性的。知识运用的变异性指知识作为意识的东西所具有的概括性、间接性与活动对象(工作任务、问题情境等)的具体性、直接性之间的形态或内容差异与本质区别,以及活动主体的能动参与体现出来的原有知识增减、变易的特点,即使是人们谈论得较多的学习迁移现象也不是无增无减的机械行为。知识运用的创造性是与以上变异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指个人运用知识解决特定问题体现出来的相对于他自己与一定群体而言是新颖、独到的,其结果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根据知识运用的变异与创造特点,我们也就可以相应地提出:1.把在实践中能够直接使用的知识与需要间接转换运用的知识之间的合适比例作为衡量课程设置中的知识分布是否恰当、合理的尽度确定下来。有了这个尽度,我们也就有了重新认识现有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依据。2.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有限的学业时间内把一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智力结构,才能使学生既能适应无限多样、纷繁复杂的工作实际,又有足够的发展后劲。3.要实现教学内容向智能结构转化,教学方法是关键。具有哪些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够高效率地实现这种转化呢?如前所述,只有具备学习与研究双重特征的教学方法,既反映了知识内在属性,又体现了主体认识规律—一接受与发现知识的心理规律—一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实现教学内容转化为智能结构,从而获得应用能力的根基,亦即实现教学的双重目的。换过来说,具备以上特征的教学方法才是合目的的,其合目的的程度决定于以上特征的显著程度。举例来说,基本原理的教学就可以采取由个别实例分析开始,分类列举、逐类归纳、综合抽象并得出原理的方法进行,呈现给学生以获得基本原理的途径、步骤、方法和过程。学生从中学习到的不止是原理,还有研究的方法;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原理,而是积极地参与了思索。只有通过学生内在动因、思维活动,智能发展才是可能的。还如一些无定论的知识,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辩论、互补短长,这样不仅有利于活跃学习气氛,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而且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极好形式。思维活动是以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条件的,反之训练了思维,也就理所当然地增长了知识技能,若能更进一步,就有可能有力地促进智能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所以,我们说合目的的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应当是把学习与研究、接受与发现联系起来的、以至于二而合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