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149(2000)03—0038—07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变我国人力资本不足的状况,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的。然而,与我国教育“总量不足”同时存在的结构失调以及人才不当配置等问题,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一些较发达地区和部门中日益明显的教育替代现象,尚被人们所忽视,应给予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教育替代的界定 所谓教育替代指的是教育程度的替代,即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人才对较低教育程度者的替代。我国的教育程度目前分为四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其中初等教育主要指小学教育;中等教育指小学之后到大学之前的教育,主要有普通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三种形式;普通高等教育分为高等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两类;研究生教育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阶段。有时研究生教育也可被归入高等教育,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这样一个教育程度由低到高的层次系列。在教育经济学中,一国的教育程度结构(或称教育级别结构)主要用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的比例状况来衡量,它是教育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程度结构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顾自身社会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如何,盲目追求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趋同。其结果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比重偏小[1]。我国亦未能例外。如90 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与中专(包括职业高中)毕业生人数比例大体保持在1∶2.6左右[2],低于1∶3 ~10的世界性经验比例[3]。除此之外, 我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还存在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学科陈旧等问题,而且自身结构也不合理:中等教育中85%以上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的普通中学教育,能够向社会提供有一技之长的中专人才的中等专业、职业教育仅占不到15%;高等教育系列中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比例则为10∶12∶1(按1995 年在校学生数计算)[4]。与国际通行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15∶3∶1[5]相比,本科生比重过大,专科生偏少。这种人才结构与我国物质生产部门技术装备水平的菱形结构(即少量的高级、自动化劳动技术与手工技术、手工工艺同大量的半自动化、半机械化劳动技术共存)也很不相称,结果不仅是中等技术人员与高级熟练工人严重缺乏,而且长期以来用大量的本科生去从事专科生甚至中专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实际上是大批高级人才的严重浪费[6]。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由教育指导思想造成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外,还与传统的计划型统一集中分配的就业管理模式密不可分。这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许多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普遍的“大材小用”和“人才储备”现象。 但是,上述这种较高教育程度者对较低教育程度者的替代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替代。这是因为,一种替代行为的发生,是行为者既愿意又能够用一种要素替代另一要素的结果。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替代往往同时具有两方面因素:其一,用人单位具有增加雇用高级教育人才、减少雇用中低级人才的意愿,即超过岗位技术需要的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其二,用人单位能够雇用到更多的较高教育程度者,以替代原本需要的中低层次教育人才,即现实中用人单位面对的较高教育程度者供给是充足的,换句话说,就是愿意被此单位雇用的高层次教育人才足够多。以上两方面因素在我国传统的计划型就业管理体制下是不可能具有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计划型集中就业管理体制的强制性、集中性逐渐降低,大多数用人单位有了一定的用工自主权,出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显著的二元经济、城乡壁垒以及日益扩大的地区差异的存在,拥有高级学历者往往倾向并致力于进入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工作条件与福利待遇较好的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及国民经济中的现代化部门。这种寻求收益和效用最大化的倾向和努力使此类地区和部门的高级人才供给不断增加,它与用人单位对雇用更多高级人才的意愿需求相结合,在此类地区和部门中形成了越来越普遍和明显的教育替代现象,同时,较落后地区与传统经济部门的人才供给则日渐不足。在本文以下的分析中,用人单位就主要限于这些较为发达地区以及社会经济中的现代化部门。 二、教育替代成因的经济分析 教育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社会提供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因此,教育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产业,这种产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直接目标,具有一定的外部经济,其产品就是所培养出的、完成了不同程度教育的各等级人才。 以下从形成教育替代的两个基本方面——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探讨这种现象的经济成因。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先作出以下假定:①用人单位是均质的;②所讨论的人才为同一学科专业类型,且同一教育程度者之间不存在能力差别,即是同质的;③中、高教育并非对应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而仅表示教育程度高低之别。这一假定保证了本文的分析不仅适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对中等教育人才的替代,也适用于高等教育内部高层次人才对低层次人才的替代。 1.需求分析 用人单位对各等级人才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劳动的需求,它属于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按照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越容易用其他要素替代的劳动,其自身工资弹性越大[7]。通常情况下, 中级教育人才因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等低于高级教育人才,用其他要素(如新的工艺、设备等)替代的可能性较大,故中级人才的自身工资弹性应大于高级人才。表现在需求曲线上就是前者一定比后者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