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产业性问题,二十世纪90年代初曾经开展过一轮争论,之后沉寂了数年,最近又再一次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这说明,教育的产业性问题并没有解决,起码还没有取得共识。到底教育是不是一项产业?要不要培育和发展我国的教育市场?要不要在教育领域中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明,以便在实践中减少由于盲目性造成的不必要损失。笔者不揣浅陋,拟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市场机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位著名学者曾指出,在二十世纪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在两个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一是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近50年里,科学技术几乎是每10年就发生一次大的变革,每次变革都使生产力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人类经济活动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由此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建立了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目前,世界各国都参与统一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去,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市场经济模式(注:汝信:《迈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序言”,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市场经济为何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自动信息传递和自动调节机能能较好地配置自然资源,它可以培植独立企业,调动多元积极性,建立一种相对良性的竞争机制,并能较好地反映日益变化的人民生活需要。进而言之,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在于它从更大范围开发了智力资源,调动了更多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注:吴季松:《知识经济》,第23页,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说到底,正是市场机制和科技进步两大因素,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筑起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物质基础。具体地说,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好比一只“看不见的手”,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便高于价值,人们看到这种商品有利可图,就设法扩大生产,于是供应增加,价格下降;反之,人们就使生产缩小,供应减少,于是价格上升。通常,市场作出的反应是迅速的,这就是市场的信息传递和调节机能。价值规律能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同时还对流通起调节作用。 等价交换规律的作用。在商品生产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交换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它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即交换双方的产品凝结的社会劳动量相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等(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等价交换规律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 竞争机制的作用。受私利驱动而从事经济活动是人的本性,但人所生产的产品通过交换客观上服务于社会。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为获取和提高自己的经济利益,极大地激发工作热情以投入社会竞争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规是无情的,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竞争机制激励个人和企业积极进取,求生存、求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由此可见,市场机制就像一种神奇的力量,成为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 二、教育的产业性及其相关问题 处于市场机制下的教育,作为特殊的第三产业,无疑具有产业性。教育的产业性表现在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生产性两个方面。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西方风行一时的“人力资本理论”,把经济增长需要作为审视教育的视角,改变了把教育单纯看作消费的传统观念,强调教育的经济发展功能,据此把教育投资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成份,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日显凸出,教育作为产业的地位也就最终被确定下来。当前,世界各国在处理国民经济各业的关系时,都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例如,世界银行在统计中采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把教育归属第三产业。我国1992年6 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也把教育明确列为第三产业,并指出它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教育的产业性还突出表现在生产性上(注: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第23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按照经济学的界定,生产就是对包括实物和非实物产品在内的各种劳动成果的创造。我们说教育具有生产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从理论上说,生产是人类为了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目的,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组合、投入和有目的地消耗,创造或增加某一使用价值的行为。生产概念既包括实物产品的创造,又包括服务产品的提供。所以,无论第一、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一切提供劳动成果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一切提供劳动成果的部门都是生产部门。学校能向社会提供体现教育工作者劳动成果的教育服务,因此理所当然是生产部门。从逻辑上说,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四环节”中,既然有“终点”的、有服务作为对象的被投入消费,那么“起点”必定有服务作为对象被生产出来;不然,服务消费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这不仅违反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而且也不合逻辑。从实践上说,如果把日益增多的第三产业劳动者视作非生产者,这不仅违反实物生产领域和服务生产领域之间交换劳动的实际,而且客观上造成对第三产业部门及其劳动者的轻视,这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均超过第一、二产业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