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来说则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抢占21世纪的人才高地,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形势,世界各国正纷纷调整教育发展战略。在我国制定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也都把教育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要对教育的布局结构、内容、方法进行深刻的改革,而且更需要在教育观念、思想的更新上有新的飞跃。在现代教育中,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正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途径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经过几个世纪的分野与抗衡,科学与人文终于在20世纪后期走上了相互兼容的道路。人们发现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科学除具有“实用价值”与“理性工具”价值外,更具有“人力价值”与“人性价值”,已成为人类最高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载体。因而现代科技教育被认为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注:唐斌、尹艳秋,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研究》,1997年11期。)人文精神的教育,它并非纯粹的人文学科的教育,而是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尤为注重发掘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既教育学生正视人与社会与自然,人与历史与世界的关系,又教育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科学。因此,现代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实质上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首先,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为人类文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但伴随而来的全球性问题,如能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差距、战争频繁等,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与不安。人类生活如何实现科技、社会、人生的高度和谐和统一?这是当今时代向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教育视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因为教育在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可发挥根本性的作用。尽管教育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教育可作为形成更和谐的人类发展模式和消除贫困、愚昧的一种主要手段。时代需要教育更关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与自由,更关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现代教育要更加合理有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就不能不指向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其次,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大文化思潮在经历冲突之后,开始趋于融合,出现了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这种文化观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人文并不排斥科学,教育要使现代人具备完整的人格,应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各自因素的和谐性上着手,如逻辑与直觉的互补性,认知与情感的互补性,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等。科学人文主义不再是孤立地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而是用一种理性的即科学的态度看待人,认识人。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看重群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利益;主张把人文主义原则延伸到自然界,强调用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自然,包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稳,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以上可以看出,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两种文化思潮的相互交融、和谐互补,使得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倡导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思路,不仅与当代国际教育重视人文的倾向一致,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潮流,更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尽管目前对素质教育的许多问题尚有争议,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目的、内容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通过科学的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应试教育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考试为中心,唯分是举,片面追求升学率,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典型的功利教育价值观念,表现在课程方面,就是偏于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忽视学生良好个性和道德情操、意志的养成;从教学组织形式而言,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上的“满堂灌”,而学生一味地呆读死记,就师生关系来说,相互之间并非一种截然对等的“主——客”关系。如此,学校教育背着沉重的考试负担,教师、学生、家长,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压抑学生的自主性,无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这些都严重背离了树人、育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与人文精神相悖。 其实,人的本质恰恰在于他的精神之中,同时个体精神的形成也必然离不开历史、文化、社会的统摄。这是因为,“每一个人在接受教育中,并非仅仅把智力、技能投入进去,而它的所有完整性,包括他的情感、态度、个性、性格、气质、意志等人之为人的一切,每一个人通过教育也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他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经历,是整体的精神。”(注:金生鋐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伽达默尔认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人生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类的精神为基础,使个体的人的‘自然’、‘自在’达到人所具有的普遍性,这就是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注:伽达默尔著,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进而言之,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经过“社会化”,最终走向“精神存在”才是真正的人生。“从人的价值角度看,教育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提高、扩展、增殖人的价值,在于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因此,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做人,作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注:孙喜亭:《素质与教育》,《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由此我们认为,教育就其实质而言, 并非是一种训练,而是一种价值引导工作;教育的全部意义和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的自然素质的培养、开发,而是超越给定的自然素质,进而塑造个体精神,促进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备充沛的精神力量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应该从一种精英教育模式走向大众教育的发展模式,只有把科学与人文、知识与品性、理性与非理性、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具有个体精神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