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书包与教的权力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 长沙 410006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 ——雅斯贝尔斯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沉重的书包

      曾几何时,中小学生的众生相是,背上斜挂着一个简简单单的书包(以黄书包为多),书包里瘪瘪地装着几本简简单单的教科书,三两本练习本(薄薄的,大都只有20来页),一个简简单单的文具盒。只有极个别家庭条件特殊的学生,兜里可能揣着本数学习题集,或者学生优秀作文选,进入80年代,中小学毕业生的书包开始增大了,迎升学考试的辅导资料逐渐多起来。到80年代中期,中学各年级的配套辅导资料迅速普及,然后又向小学漫延,词语解释练习册,同步训练册,综合考试册,作文训练册,竞赛练习册,……各类成套的练习、参考、辅导资料,都以“关心学生”的名义,堂而皇之的挤进了学生逐渐沉重的书包。幸好又有关心学生的书包制作厂家,“科学地”造出了配套的书包,交叉双背带,周围有精致的大小兜儿,正正当当地背在肩上,正正当当地“背”上了一个“包(袱),一个沉重的“包(袱)”。

      “包(袱)”不仅仅背在肩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练习练习再练习,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迫投入到各种翻来覆去的训练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还经常要接受机械的抄写训练,字、词、句、篇,抄上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再加上其它硬性指标,如背诵、默写、作文、日记,再加上教师对练习质量的“严格”要求和违反要求后的可能性惩罚措施,再加上父母亲的推波助澜,沉重的书包就已扩而成为沉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沉重的身心压力了。

      二、沉重的课业负担之合法性何在?

      沉重的书包是如何堂而皇之地背到学生身上的?其合法性的理由何在?

      “知识的爆炸”似乎是挂在每个老师嘴上的口头禅之一。人类确乎已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已越来越快,有人提出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几年(此年限越来越短)就会翻上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一个人一辈子也读不完。教育何以应对?当然首先就应增大教材的难度,扩充教材的容量,乃至增加课程的门类,计算机进入课堂,英语教学向小学延伸。原有的教学内容不减,新的内容递增,学习的压力理当加大。其次,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把“基础”打“扎实”、“牢固”。通常我们教育学生的话语模式是,你们今后要学的知识还很多很多,现在不把基础打牢,今后怎么能学好?所以,你们现在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我们从知识爆炸的需要出发,列出全面、严格的目标,高标准、高要求地教育学生,全方位地对学生施以各种训练,以语文为例,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无一漏网,一一练习,练习之后有考查,考查之后有考试,小考之后有大考,俨然层层设防,都是为了把“基础”打“牢”。

      把“基础”打“牢”的第二个依据来自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小学、初中阶段教育是基础教育,既然是基础教育,当然就要打好知识基础、技能基础、能力基础,打“好”基础的途径当然不过加强训练和练习,所以从出版社到学校,都可以以基础教育服务的名义,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的书包施加压力。

      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素质教育的浪潮,原本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可实际的效用要复杂得多。许多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过是在原来的模式上增加了特长教育而已,在学生沉重的书包上又加上了沉重的手风琴、电子琴、画笔画夹……。有的地方(比如上海),学校里动真格地开始减轻学生负担,可家长不答应,学生回到家里又得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重新套上应试的枷锁,有人名之曰,学校里搞素质教育,回到家里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何其难矣,许多时候它还会成为增添负担的旗号。

      合法性的另一重要依据来自我们对人才的期望。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才,我们要尽可能地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才的标准在我们的期望中被无限拓宽,成才的年限也不断向前移,我们恨不得小学生就什么都懂,什么都行,于是,从幼儿园开始,就设计出了大而全的教育目标,制订出各种教育训练措施,外加那些教育心理专家设计的“科学的”天才教育方案,可谓“关怀备至”。剩下来的事就是把学生投入到这些预设的方案之中,逐一加以训练,逐项检查、落实、评价,以达成预期的成才目标。

      传统的教育观念也为今天课业负担的沉重提供了大量的依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注:《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这段话可以说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基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封建时代的教育观念仍深深地纠缠着我们,读书就是要吃苦,不吃苦不能学好,这样,沉重的课业负担就在“读书要吃苦”的幌子下合情合理了。

      类似的支撑着我们今天教育观念的格言还有很多。老师们谆谆教诲学生的经典名言,比如“知识就是力量”,学习知识就是增添自己的“力量”,现在让学生多学、学好、学快,当然是为更多的给予学生“力量”,比如“开卷有益”,大家学多一点,多练习一点,没有害处,只有好处。广而言之,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无非是为了学生好,至少主观上如此。

      三、“解”合法性之“构”

      如果单从主观愿望上对这种课业负担的合法化作出道德判断,或许可以说这种合法性乃是善良的;如果我们深入下去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种合法性乃是脆弱的,至少是根基不牢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