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师评语始终沿袭着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先优点后缺点,干瘪乏味,千人一面的固定模式。如“该生思想进步,学习努力,上课专心听讲……”等等。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们的评语则是:“该生学习观念淡薄,纪律较差,上课爱搞小动作”等。近年来,一种“温馨式”评语正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 温馨评语的基本特点为“肯定”加“提示”。即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上肯定,鼓励他们纠正不足,扬长避短,尽量缩小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不仅用头脑了解文字中的逻辑意义,而且用心灵来领悟教师的爱,从而在教师“温馨”评语的阵阵芬芳中萌发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热情,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天津市某中学教师给一位学生的评语是这样写的:“精彩的小品让大家掌声阵阵,可生活不是演小品,演坏了可以重来。埋下头来,才有无愧的人生。男子汉不放空炮。初步的成功满足了吗?相信你会演好人生舞台上的角色,老师等着为你鼓掌!”有的评语写道:“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懂事和好女孩的贤慧,跑道上展示出的是坚定与成功的风采。以这样的精神风貌在人生跑道上一样能奔向成功。小小的挫折算什么?走过去,前面天更蓝,路更宽。”还有的评语是:“国旗下讲话,你在两千师生面前展示了自己,也展示了我们这个集体。‘第一’难得永远,好成绩永远力争。‘敢’字当头,是成功的宝贵条件。如果再敢于让谦让和宽容在自己心中成长,敢于把他人放在心中更重要的位置,你会看到更完美的成功在向你招手。”对于所谓的“坏孩子”,有的教师写道:“你不是‘坏孩子’,绝不是,在老师眼里没有一个坏学生,你只是需要改的毛病多一些。你是个好孩子,因为你在努力拿‘大我’战胜‘小我’。大家的掌声告诉你:跟自己比,你是进步最大的。你也知道,跟别人比,你的差距还挺大。只要把决心化为行动,肯定能追上大家前进的步伐。敢吗,好孩子!”对于一位爱玩游戏机满以为会被老师批评的学生,一位老师写道:“聪慧的你曾赢得那么多赞誉,但中途却暂时迷失了自己,老师猜想你并不想平庸度日,你本来就不是一个平庸的孩子。新的一学期又将如期而至,你心中可有重新开始的打算?” 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学生普遍欢迎这种个性化、情感化的评语。他们说,这样的评语是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每看到一次教师的评语,就如同给自己加了油,劲头更足了。许多学生家长也反映,过去有些教师评语又冷又硬,看完后第一个念头是责问孩子,甚至想揍孩子一顿,现在则是首先想夸奖一下孩子,并想办法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新式评语有激励,有期待,令家长心服口服。有位家长针对教师的评语对孩子说:“你天真、单纯,学习上知努力,但欠勤奋刻苦。你已经跌跌撞撞地度过了9年的学习生涯,现在已走到人生的岔道口, 在此你欲往何处?……我觉得老师在百忙之中写的评语非常好,希望你牢记老师的教诲,要始终如一,不能懈怠,正确地把握一切。奋战4个月,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和老师的培养教育之情,争取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注:《班主任的春风教育》,《中国青年报》1999年3月3日。) 这种“温馨式”评语引起人们的进一步思考:一方面,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最全面,其言传身教对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巨大,班主任评语的改革会增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温馨式”评语的背后潜藏着师生由“我——它”向“我——你”关系的转化,意味着中国传统的师生观念正在发生转变。 温馨评语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广泛而良好的反响呢?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温馨评语体现了布贝尔提出的“我——你”关系的交往精神。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Martin Buber)认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绝然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其特征是“我与它”。在这种关系中,个人以纯粹客观的方式看待外部的东西,把它看作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加以利用和操纵的物。另一类是看待他人的“我与你”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内在的意义世界。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我与你”的关系当作人与物之间的“我与它”的关系来对待,那么人性就将毁灭。 “我与你”关系的特点是发自两个人内心的友谊,它需要的是热情和理解,至于相识时间的长短、名誉、地位、财富等,与此都不相干。如果两个人认为相互之间值得信任,那么相互之间就能彼此了解。在这种关系中,除了相互之间的认可和爱之外,不掺杂任何目的,丝毫也不存在利用和被利用、控制和被控制的问题。我与你两者都是主体,他们相互同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 人与人之间相互“对话”,是“我和你”的关系,而不是彼此把对方看作一件东西那样“我和它”的关系。“我和你”的关系是两个人纯粹作为“人”的相遇,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在这一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是消除压迫、和谐自由的相互共处。“我与它”的关系则不同,“它”指事物、对象,“我”是主体。“我——它”关系意味着主体对事物、对象的分析、解剖和评价。具体到教师评语中就是:教师将学生行为、学习状况、性格等作为分析、批判的对象,教师作为主体居高临下,如同一个冷面的裁判或检察官。事实上,当教师把学生当成某种对象、某种东西,而让自己充当主体时,那种企图获得的主体感就随即化成一厢情愿的幻觉。在把学生当成东西时就注定了教师自己也被学生当成了东西,即使成功地使学生服从自己,学生仍然把“我”(教师)看成是东西。这种状况表现在传统评语中,学生要么对教师的评价难以接受,要么当作耳边风,不理不睬。因此,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我——你”关系,一种纯粹的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通过对话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感”,帮助学生选择道路,并激发他们在行为和态度上勇于进取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