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教师伦理道德建设的理论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面向21世纪的高等师范教育要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和未来教师道德发展的大趋势,并继承师德教育的传统,确定新的师德教育目标,构建师德教育新的内容体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1世纪扑面而来,知识经济时代悄然而至。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呈现出崭新的姿态。当代教育的新特点不但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师伦理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教师伦理道德素质教育是整个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德育目标的范畴。它不仅规定着师范生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目标,而且决定着未来教师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以及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并最终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因此,在世纪之交认真思考未来教育对教师伦理道德建设的挑战并确定教师伦理道德建设的目标,对于加强师范生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现针对性与导向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变革对传统的教师伦理思想的挑战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1998 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知识经济,人才成为一个竞争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教育是提供人力资源的源泉,它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不能适应科教兴国的要求,就要看面向21世纪中国的教育能否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是智能型创造型复合型人才;要求的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要求的是能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的是善于学习并终身进行学习的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着教师伦理道德的本质。新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对传统的教师伦理思想不能不产生严肃的挑战。

      1.1 教育的创造性对传统教师伦理的挑战

      未来社会的创造性是未来社会的竞争性所决定的。可以说,未来社会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在未来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主要是看你有多少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人类要最终实现对世界的支配,只有通过创造性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才有可能,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具有创造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学过程不只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智能与创造力。

      传统的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必然片面地强调知识的传递作用,忽视对学生的智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表现为课堂“满堂灌”,教室里“作业满”,考试时“分数见”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伦理道德长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等信条作为亘古不变的法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得好:“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创造性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其道德责任应是对人类文化遗产和当代一切文明成果加以超前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概肯定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交给学生猎枪而不是猎物,启发学生的智能和创造力,并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自学环境和创新条件。如果还象过去那样仍然信奉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学生的脑袋当成装知识的容器,片面要求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误人子弟,显然是不符合教师伦理道德要求的。

      1.2 教育的开放性对传统教师伦理的挑战

      根据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未来教育要成为能够参与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和知识竞争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知识经济社会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社会,即学习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终生化的社会,教育要面向整个社会,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开放式的教育要求教育必须具备开放的观念,树立新的育人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他人长处,择善而从,树立全新的社会角色意识。

      传统的教育是封闭的小教育体系,表现在教育观念上,是把教育狭义化,把学校教育绝对化,对外部社会封闭化。在教师伦理思想上必然表现为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甚至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这种愚腐的道德观念显然不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要。

      1.3 新的人才观念对传统教师伦理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复合型人才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当前尤其要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此外还要具备适应社会竞争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人文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为,综观古今中外,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做支柱,就很难有所成就。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是这样,对于一个个人也是这样。21世纪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