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会议之后,素质教育成为热门话题。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素质教育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本文就此发表几点看法。 基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我们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推广应用国内外各种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变精英教育的思想为大众教育的思想,不仅要尽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学段的教育都不能只重点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搞“应试教育”。要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观念为终身教育的观念,迎接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打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变传授知识为主、死背知识为主为培养能力为主,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改变重理论、重经典的学习,轻视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实践的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包括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要改变评价人才只重知识、技能、成绩,忽视道德品质的倾向,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评价等等。 前提: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更多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 “应试教育”顽症的病因在于教育资源有限,高中和高等教育发展太慢,供求失衡,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的高层次教育的需求。目前,我国同龄总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不到9%, 我省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矛盾仍十分尖锐,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每年约有50%的初中毕业生上不了高中,70%的高中毕业生上不了大学,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怎么会不搞“应试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是迫不得已。 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增加教育资源,以大力发展各阶段的教育,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各种可供自由选择的学习机会为前提。要调整现有的教育体系,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前些年,我国对普通高中和高校发展多方限制,按计划经济的老观念、老模式来对待教育发展。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发展上,过分强调发展职业高中。不尊重学生的选择,人为地用强制性计划来调节教育资源,造成了供需脱节。 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接受高等教育。既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又要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还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尊重青年人的选择,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逐步使我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关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创造条件 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我省要在巩固前几年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教育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一是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各级政府办好教育的积极性,力争一批先“普九”的县市能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层层建立责任制,以县市为区域整体推进,力争各地创造好经验。高教管理在两三年内要理顺,逐步过渡到省管为主,中心城市也应积极管好部分高校。 二是投资体制改革,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原则的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是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我省的民办高校,民办中小学也不算多,应积极支持,允许大胆试验,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教育需求,缓解升学矛盾。 四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校内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积极性,盘活资源,启动资源,启动活力,主要是人事制度改革、机构设置调整、后勤社会化、全员聘任制等。 五是招生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小学升初中应取消考试,中考可由原来的市(州)统一考试改为各县(市)考试,淡化“重点中学”在升学方面的影响,把更多的高中办成“重点”。职业学校由学校自主招生,扩大其自主权。扩大高校的招生考试自主权,给学校录取少数尖子人才和奇才专才的权力,给考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拓宽人才成长的途径。研究生招生应扩大保送生规模。此外,在教师、学生的评价及学校评价制度等方面要改革,建立新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素质教育能落到实处。 核心:深入开展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