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万胄,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中学校长。武汉 43006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希望教育”是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激励学生向积极目标不断进取,促进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简言之,希望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都对明天充满希望的教育。

      一、希望教育的产生

      希望教育产生于武汉粮道街中学的办学实践。

      粮道街中学是1978年秋创办的一所普通单设初中,现有29个教学班,学生1605人,教职工133人。粮道街中学周围有8所省市重点中学,粮道街中学的学生都是被这些重点中学刷下来的。创办之初,学校有“三心”:学生不安心,家长不放心,教师没信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师们认识到,教差生,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只要我们爱他们,信任他们,工作得法,这些孩子都是可以转化的。对于进入粮道街中学的学生,老师都爱他们,对他们充满希望,并把这些希望具体化为目标,然后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一起抓和分类推进等多种途径、方法,激励学生达到目标。旧的目标达到了,又激励他们看到新的希望,追求新的目标……如此往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心、自控力得到了培养和增强,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了发展、进步,一批批的差生转化成了合格生,并培养出了一批批的优等生、特长生。1990年10月我们正式把这种指导思想和教育过程称为希望教育。

      二、希望教育理论基础

      (一)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路线。希望教育的研究方法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认识从实践来,实践出真知。希望教育的思想、过程、理论是从粮道街中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在将“爱”、将“希望”具体化为教育教学目标,并激励学生努力达到目标中,我们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除个别特殊者外)都有巨大的潜能。但潜能的开发,需要爱,需要激励。要将潜能转化为智慧和才能,必须施以适合对象特征的教育。我们认为,在粮道街中学,这种适合对象特征的教育就是希望教育。在希望教育的每一个实验阶段,我们也无不是从实践的成功经验中进行筛选和理论概括,再推广到下一阶段的实验中去,即“实践——理论——实践”。

      (二)“三个面向”的宏观指导。正是在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下,我们回顾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找到了一种解释成功经验和构建新的教改方案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希望教育的构想。

      (三)重视学生主动发展的主体教育论。主体教育论包含主体价值观、主体能动观、教育民主观三个要素。(注:《希望教育探索》,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所谓主体教育论的主要思想为:教育必须通过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主动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社会未来生活的主人,主体教育论不仅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得到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的验证。希望教育成功地体现了主体教育论的理论主张,例如:希望教育重视学生进取性品质的培养,重视教育目标的个性化,重视教育评价对于学生的激励价值等等,这一切实质上都是在强调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也是在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对学生寄托希望,还是帮助学生去实践希望,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希望教育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过程。”(注:《希望教育探索》,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四)“希望指引,目标导向”的人性观。人与动物不同,人不是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而是生活的积极创造者。人的行为是由希望指引、由目标导向的,人总要追求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希望心理。所谓希望心理,是指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希望教育认为:希望心理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人格因素中的进取性品质之一,是促进人发展的动因。人不能没有希望,人就生活在希望之中。希望心理具有目标性、价值取向性、实践性、具体性、多向性、迁移性、阶段性、层次性、激励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正由于此,我们就要努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志向、希望与国家、社会的要求统一起来,也就是将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和社会化,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激励原则。希望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点燃起学生内在希望之火”。(注:张承先为希望教育题词:“热爱学生点燃起内在希望之火奔向未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积极性。怎么点燃、调动呢?靠激励。激励是维持希望的条件,是希望教育操作的核心,是希望教育全过程(从目标确立、到分类推进、到评估调节)贯彻始终的工作。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希望教育选择激励作为点燃起内在希望之火、调动内驱力积极性的原则,首先是因为学生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夸奖、赞许,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凡是听到了肯定、夸奖,心情就愉悦,氛围就和谐,关系就融洽,教育活动就能够顺利进行,教育效果也就比较好。同时还因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这种兴奋状态,正是促使人体发挥积极性的基础和保证。希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或精神动力,则是使人产生这种兴奋状态的一个重要动因。正如希尔博士所说:“激励就是鼓舞人们作出抉择并进行行动。激励就是希望或其他力量,用以激起人的行动,使人的希望产生特殊的结果。”如果没有激励,也就无所谓希望,也没有希望教育。”(注:《希望教育探索》,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