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艺术学:前史、诞生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心峰,男, 1958 年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 100009)

原文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概述了艺术学在国外的历史发展基本过程,将它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艺术学诞生之前的“前史阶段”;艺术学的诞生时期;“一般艺术学”的提出及其国际化阶段;二战以后的当代艺术学多极化发展阶段。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9 年 11 期

字号:

      一、艺术学的前史

      在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十九世纪下半叶问世之前,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关于艺术的或零散、或已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学说并不鲜见。仅就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两千多年的艺术学说史而言,关于艺术的思想资料、学说、流派,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甚至早在柏拉图之前,西方就已存在着关于艺术的宝贵思想资料,如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九位缪斯女神所象征的艺术系统;古代一些哲学家关于艺术的零星言论的记载等等。我们不妨将这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称为艺术学的“前史”时期。

      对这一漫长的前史时期,我不想事无巨细地罗列有关艺术的一切思想资料,而只想选取一些典型的材料,划出几个阶段,略作评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及近代早期有关艺术的学说、理论中,大量存在的是关于具体艺术门类的理论(如诗学、画论、音乐论等)和关于个别、具体艺术现象的评论。由于它们思考的对象的规模往往不具备艺术世界的整体性和一般性,这里均不准备考虑在内。本文作为艺术学前史的思想资料,主要指那些对艺术的一般本质、特性、功能、规律及艺术间相互联系、艺术的系统性等带有全局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思考和阐释。

      1.古希腊—罗马时代关于各种艺术内在联系的思想

      正如罗素所说:柏拉图以其著名的“理念论”,成为“要解决迄今仍未解决的共相问题的开山的尝试”(注: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3页。)。他对于个别与一般关系的探讨,可以说是他对哲学、逻辑学最大贡献之一。柏拉图关于艺术的零散的议论之所以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也是因为其中贯穿着这种个别与一般的思想,从而在艺术思想史上较早地明确提出了各种艺术内在联系的思想。首先,他指出了各种艺术的统一性、一般性;第二,他还对这种一般性质作了理论概括。这些均为后人探讨艺术的统一性、系统性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的本质特性等提供了最初的参照。虽然他并未能提出近代意义上的“艺术”的一般概念,也未能对艺术的范围作出划分,但他谈论艺术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柏拉图关于艺术世界内在联系的思想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那里,变得更为明晰、具体、系统。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学说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他更为明确地指出了艺术的内在统一性,并给艺术划出了特有的领域,为这个领域赋予了专用的名称。他在《诗学》第一章中指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在《物理学》中,他指出:“一般地说来,技艺一部分是完成自然不能完成的东西,一部分是模仿自然。”(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转引自《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56页。)这里,完成自然所不能完成的东西,指的是手工技术; 模仿自然的技术,即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由此可见,他将诸艺术的统一性归之于模仿,并认为艺术乃是整个技术(技艺)中的一种既模仿的技术。这就是他为艺术划出的领域,也是他给艺术世界的命名。

      第二,他对艺术世界内部的分类制定了系统的原则。这种原则至今仍是艺术分类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基本观念之一。这就是他在《诗学》中所说的根据“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来划分各种艺术的原则。

      第三,他对艺术内部某些艺术种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比较研究和理论说明。如《诗学》第一章对诗、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在传达媒介上的差异的对比说明;第二十五章对诗人与画家和其他造型艺术家的共性的说明以及衡量诗和衡量其他艺术“标准不一样”的论断,可以说是艺术的比较研究的较早的尝试。它既深化了对诸艺术各自特性的理解,又阐明了诸艺术间内在的复杂联系,同时还体现了某种系统化的理论趋向。

      第四,他还对艺术与其他精神创造活动、社会活动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如《诗学》第九章对诗与历史的比较、第二十五章作出的“衡量诗和衡量政治正确与否,标准不一样”的结论,都可以说开了后世艺术的跨学科比较研究的先河。它对于认识艺术在文化系统、社会生活系统中的地位、功能等,也有其理论意义。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诗学(文学学)的系统著作,而且在《诗学》和其他一些著作中阐明了一系列带有一般艺术学意味的艺术原理。它所达到的成就,就是在今天仍令人赞叹不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学说代表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最高成就,在艺术学的前史时期耸立起第一座宏伟的高峰,为以后艺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艺复兴及近代早期的艺术学说

      漫长的中世纪,很少为有关艺术的理论思维留下什么重大遗产。这不用说是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对艺术价值的贬斥导致的结果。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发现,古典的发现,导致了艺术的复苏和空前的繁荣。由于艺术的繁荣及其价值的重新被确认,关于艺术的各种观念和学说也纷纷产生出来。这一时期(文艺复兴到18世纪中叶)的艺术学说,明显地表现出从古代艺术学说向18世纪中叶以后更为系统、严密的艺术理论过渡的特征。这时的艺术学说,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各种艺术的优劣、同一与差异的学说

      在中世纪,流行着“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的说法。所谓“自由艺术”共分为7个门类,即语法、演说术、音乐、辩证法、代数、 几何学和天文学,它们有时又被称为“三艺”(指前3 种)和“四科学”(后4种);所谓“机械艺术”,包括一切手工技艺和造型艺术。 这里,造型艺术被排斥于自由艺术行列之外,甚至连诗(在广义上包括整个文学)也不在其列。只是在个别理论家那里,才把诗同音乐一起放在“自由艺术”之列。至于造型艺术,在中世纪地位十分低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