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批评是我国新时期引进的众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之一,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级作用。 神话—原型批评源于本世纪初英国的古典学界崛起的仪式学派(又称剑桥学派),大成于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批评的解剖》(1957年),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此派批评是自觉地借鉴和运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产物,它的产生也同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中的神话倾向和荣格的原型理论密切相关。在批评实践中,这种批评力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角度和空间。 在我国,早在本世纪的前半叶,即有鲁迅、茅盾、郑振铎、闻一多、凌纯声等一批杰出学者尝试将神话学、民俗学和人类学应用于文学研究,成为我国神话—原型批评的滥觞。 神话—原型批评正式被译介到中国来的时间虽然较晚,但却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消化、吸收和实际运用的过程,产生出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这和封闭禁锢年代所积聚起来的逆反作用力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因为有建国前神话学、民俗学的普及所造就的本土学术土壤,使其被接受的阻力相对要小一些。考查其译介和传播过程,有助于了解这一文化涵化现象。 原型批评较早引入中国学界是在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962年出版了《现代美英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上编)。该书在当时的不正常学术氛围下以反面教材的形式有限地介绍一些“资产阶级”文学理论的标本,主要供批判之用。但毕竟在整体的封闭状态中透露出些许外国的学术流变的动向。该书选编了一组“神话仪式学派”的材料,如赫丽生的《艺术与仪式》、鲍特金的《悲剧诗歌中的原型模式》、墨雷的《哈姆雷特与俄瑞斯忒斯》等,大体反映了50年代以前的该派早期动向。至于弗莱创建原型批评理论之后的情况则未涉及。 70年代台湾比较文学界较多地使用原型批评概念。1975年台北出版的徐进夫译《文学欣赏与批评》(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rs to Literature)一书重点介绍了“神话与原型的批评”。该书英文版问世于1966年,正逢原型批评在西方文学批评界流行之时,所以书中把原型批评同传统的批评、形式的批评、心理学的批评和表象的批评并列起来,作为五种最常见的批评模式推荐给文学研究者。该书附录“术语略释”中对原型的定义也是汉语世界中领先的译介之一: Archetype——原型,经常反复出现于历史、宗教、文学作品或民俗习惯之中,以致获得显著之象征力的一种意象、题旨或主题模式,依照雍格(荣格——引者)派心理学的解释,原型或“原型意象”,系经常出现于潜意识必理之中的神话形式的构造要素。(注:W.L.Guerin等著、徐进夫译:《文学欣赏与批评》,250页,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5。) 稍后出版的颜元叔译《西洋文学批评史》乃是新批评派主将卫姆塞特与布鲁克斯合著的名作,其中第31章为“神话与原型”(中译作“神话与原始类型”),陈述了自18世纪的维柯以来对神话的关注,评介了卡西尔的神话思维说及其在美国的传播者苏珊·朗格的象征艺术观,也讨论了弗莱、荣格等人的原型理论及其在批评中的应用。不过由于该书英文版出版于1957年,两位著者并未读到同年问世的《批评的解剖》,他们对弗莱的评述仅限于弗莱1951年发表在《肯庸评论》的文章《我的批评信条》(My Credo)。可惜颜元叔译本略去了脚注未译,使读者不易明白书中所评述的观点的具体出处。1978年,有《批评的解剖》缩写本之称的弗莱论文《文学的原型》由高雪锦汉译(注:载台湾大学《中外文学,第6卷10期。),使读者可对原型理论有较明晰的了解。 70年代以来,一些台湾学者尝试借鉴原型批评方法用于分析中国本土的作品。如水晶1973年出版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颜元叔1975年出版的《谈民族文学》,缪文杰1975年发表的《试用原始类型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唐代边塞诗》(注:载《中外文学》,第4卷3期),侯健的《二十世纪文学》,以及傅述先的《竹轩时语》等,均有借鉴人类学方法,运用原型和神话视角研究小说、诗歌或戏剧的努力。台湾大学首批比较文学博士古添洪等编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收有两篇应用原型方法的专论:张汉良《扬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结构》和侯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显示出中国学者已经较娴熟地掌握了这一外来批评模式,使古典文学研究的旧有格局大为改观。 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陆学术界对于原型批评还是相当陌生的。一批译介自国外汉学家的著述中间或提到或运用了这种方法。前苏联的李福清博士著有《从神话到章回小说》(1979年),侧重从比较神话学、肖像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叙事文学中英雄主人公描写的演变方式。(注:参看李福清《苏联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载《文学研究动态》,1984(7)。)他的方法对于复兴中的国内民间文学理论界有一定积极作用。英国汉学家霍克思(David Hawkes)用原型批评法研究楚辞的代表作《求宓妃之所在》(1960年)一文,美国的浦安迪以同样方法论分析《红楼梦》的著作,日本伊藤清司从仪式性考验出发重新解说尧舜禅让传说的论文,等等,先后以内刊介绍的形式为学界所知,这对于突破多年来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模式的一统天下,给国内学人改换僵固的旧脑筋,都是及时而富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