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

——上海部分文学批评家座谈会纪要

作 者:
吴萍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王纪人(主持人)

      上海作协文艺批评沙龙自设立一年半以来,已先后组织了多次研讨活动。这些活动密切结合转型期社会的特点,研究新的文艺现象,总结近期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成败得失,探索文艺新的发展空间。不少上海的批评家积极参与,热烈发言,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并在集思广益、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开拓自己的思路。这些讨论成果通过报道、会议纪要、论文的形式发表,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对活跃上海的文艺批评起了推动作用。

      今天沙龙活动的话题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之所以要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传媒的地位和作用愈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左右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这几年更由于传媒的产业化,纳入剧烈竞争的市场经济轨道,传媒自身也成为一种具有品牌性质的商品,同时也使一切通过传媒渠道的泛文化信息带上商品的色彩。文艺作品和文学评论文章也面临了商业化标准筛选的命运,过于严肃的文学作品或经院式的理论批评往往被淘汰出局。

      今天讨论的目的,就是在这一话题下进一步反思批评自身,亡羊补牢,推进批评与媒体作互动性的调整。

      文艺批评要面向市场,也要超越市场

      戴翊:文艺批评如何处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现在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推向市场。现在的任务是,如何健康地把文艺批评推向市场,并打开市场,为争夺阵地,恐怕评论界自身要有所改变。首先要求评论也要有信息量,不能老生常谈,要有新闻价值。比如能够及时地推出新现象新作品及新人。

      陈伯海:戴翊说批评要推向市场,我不太同意。我只同意面向市场,还只是有条件地面向市场。面向市场即面向大众,但文学批评是否还有一个面向“小众”的任务。文艺批评的对象除了大众其实还有小众。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所以,面向大众还要面向小众,面向市场还要超越市场,这是急待解决的。近二十年来,就短波段而言,变化是很频繁的。而就长波段来说,走向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总的趋势。如何在这个前提下,为文学找到其应有的位置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可以具体考察一下当前经济、文化,社会的构成因素是怎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走向又是如何。从市场经济角度考虑,如果我们认定文艺批评也是商品,那么遵从市场规律,必须由评论者生产出后通过传媒流通,才能达到消费的目的。回过头来说,如果不是商品呢?就我个人过去的观点来看,还有一个两重性问题:所谓意识形态的文化不是商品,所谓文化形态的文化是商品。

      朱立元:我同意陈老师关于两重性的界定。市场经济在当前仍是个核心的议题。在文化转型期,如何建设文化艺术及文艺批评。以前我在一篇名为“市场经济下审美文化建设”的文章中也曾谈到,在转轨期,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双重影响,正面的,负面的。但我始终认为,艺术或批评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完全成为一种商品。当然有一定的商品性是可以的。一个民族或国家总是需要一些精神的东西来支撑。我不同意推向市场的提法,我甚至认为连面向市场都不用提。

      邹平:前两年,我曾把批评分为传媒批评与学院派批评。我认为没必要以一种去要求另一种。但现在情况又有所发展。二十世纪末,在搞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有两个新的趋向是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批评最终也是一种文化产业。我不同意陈老师两重性的提法,这容易使一些问题模糊。这首先是市场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必需面向大众,面向广大读者,这是不需要别人来定位的事实。其次学院派的存在必须有其阵地的保证。如果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支持的话,那么其命运也是很可疑的。现在学术类丛书的出版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学院派与出版社联手炒作的结果。文艺批评产业化要实现市场化,就必定要求有一定的市场和一定的读者群。这就涉及到分层化的特点。针对哪一类读者就搞那一类批评。尴尬的是,有些小众批评陷入了卡拉OK,无人喝彩的境地。最后,我认为批评是一种商品。文化产业的最终产物就是商品化。商品化遵循优胜势汰,所以现在即使批评的阵地有所缩小,也不必太过担忧,或许对质量的提高反而会有促进作用也未可知。

      文艺批评要介入传媒,改造传媒

      王纪人:传媒,望文生义就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或载体。应该说古已有之。近现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传媒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我国89年修订版的辞海中却有“传真”而无“传媒”的条款。可见在学界,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之并不重视。在信息爆炸,甚至信息过剩的今天,传媒、更确切地说,是大众传媒时代对文艺以及批评的影响是愈见其深了。最明显的就是要求雅俗共赏,甚至要求商业的炒作。就文艺批评而言,大众传媒对之的负面影响似乎要更甚一些。一个是报纸等传媒系统在版面等方面对批评的压缩,一个是记者的评论大有对学术评论取而代之的势头。笼统地说,报纸拒绝批评主要是认为学院派的批评不受读者欢迎,有浪费版面之嫌。但应该承认,传媒的力量并不可忽视,于是又有学者提出要介入传媒。以何种途径介入,批评与传媒间到底应保持一个怎样的状态,是批评界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现在有一些批评,不是针对作品,而是针对事件或现象,学理性被不同程度地抛弃。而这恰恰却是媒体所感兴趣的。这也值得我们加以警惕。

      邱明正:记者编辑参与评论本身是好事,但如果完全取代专业评论就会使报纸的导向出现问题。有时,炒作的意味盖过了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深入分析,就会使批评失去应有的力度。

      朱立元:大众传媒确实是来势迅猛。从电视到电脑,进一步改变着人们的生存与思维方式。甚至网上评论也已不再遥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心目中单一的文艺批评的样式可能会改变,会丰富起来。传媒时代确实有批评传媒化的倾向。记者似乎成了新的权威,影视评论的阵地已部分地转移到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纯粹的文艺批评的阵地似乎是越来越小。不可否认,大众传媒的收看率、覆盖率确实是很高的。但在多元化的今天,纯文学纯文艺批评也绝不会消失,并且也绝不会完全商业化,自有其一席之地。学院派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小众”也一定会继续存在。但多元中必须加强沟通,作为批评界也可以适当地介入传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