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艺术论与教学论发展轨迹的思考

作 者:
王升 

作者简介:
王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学论专业博士生 北京 邮编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教学艺术论发展的水平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晴雨表”。在教学秩序恢复初的低水平状态中,人们不会产生教学艺术意识,教学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教学实践的跨越性提高为教学艺术论的初步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教学艺术论进入教学论体系是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与必然。素质教育将会使教学论实现科学—艺术一体两面的统一,教学艺术前景灿烂。大面积教学艺术实践是教学论发展的主要养分。教学论和教学艺术论较高程度的实践化会大大增强它们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字号:

      母学科与子学科区分的依据是它们各自所涵盖理论的层位,二者并非一定是衍生与被衍生的关系。教育艺术论与教学论亦然。我国现代教学论体系形成伊始,没有把教学艺术作为它研究的一个范畴,教学艺术论产生之初也不是自觉地接受教学论的指导。随着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具有绝对的非替代性;教学艺术论与教学论彼此促进、相互依存的默契的达成是它们救弊补偏的机缘和赖以发展的前提。通过对80年代以来教学艺术论与教学论二者分与合、疏与密的关系的历时性考察,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洞悉中国现代教学论发展的社会背景、逻辑顺序及其必然走势。

      一、教学论体系中教学艺术理论研究的缺乏是教学实践无“波澜”的反映

      80年代初(“六五”期间)是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战略起始。知识、人才成了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最强音,引起了全民族的空前重视。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的教育成为人们寻求富国强民方案的第一视野。教学以它特有的能耐成为广大教师奉献教育的前沿阵地。“如何使教学在‘早出人才、出好人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严肃课题。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的要求远比十几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教学论研究在中断了十几年以后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良好时机。这一时期,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开了我国现代教学论的先河。

      1981年第3期《教育研究》发表了苏灵杨在北京师院的讲话《教师,塑造一代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一文,她认为,教师是“艺术家”,而且是有更特殊要求的“艺术家”。由于文章从艺术的高度对教师、教育、教学进行了论述,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1983年王晋堂给全国教育学会第三届年会提交了《论课堂教学艺术》一文,论文“拟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就教学艺术论的几个问题做一点初步探讨”。这是国内第一次对教学艺术所作的比较系统的论述。除此之外,其他关于教学艺术的研究实乃凤毛麟角。同期,国内出版的与教学论相关的著作大约十本左右(含游正伦、董远骞各自编著的《教学论》),这方面的论文也比较多。相对而言,教学艺术研究显得十分薄弱。零星的关于教学艺术的论文可谓“独木不成林”,难以形成教学论界的教学艺术气候。

      教学论体系无教学艺术研究的状况反映出教学实践缺乏超越、创新的精神。“六五”时期,学校工作主要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的探索上,能使教师做到“去上课,认真上”就属不易了。该阶段,我国教师整体素质低下,许多人不能很好地胜任教学工作,勉强而为之。“晚上自己学,白天教学生”者大有人在,备课仅仅局限在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上,上课时,相当一部分教师连最一般的方法也不能娴熟地驾驭。教学常常缺乏一定的严密性、科学性。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学基本上是对传统模式、方法的机械使用,普遍缺乏争鸣、探讨,处于一种无“波澜”状态。当然,这是进行比较而言的。若前比,起码该时期的教学比“文革”时的要轰轰烈烈得多。

      二、教学论界对教学艺术的逐渐关注既是教学论研究新成果迭出的体现,又是教学实践实现提升的迫切要求

      “七五”时期迎来了教学艺术研究的新阶段。许多教育理论刊物,如《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等都纷纷发表了一些教学艺术方面的文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郑纲的《教育从艺术中吸取些什么?》(注: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4)、阎增武的《浅析教学过程的审美感》(注:教育研究。1987.2)、张翔的《试论教学艺术之本质》(注:教育研究。1987.3(4))、尹宗利的《教学艺术的功能与特征》(注:教育研究。1987.3(10))。这些文章分别就教学艺术的特点、功能、结构等问题作了颇有见地的探讨,为形成教学艺术理论体系起了奠基作用。1985年版陈友松主编《教育学》收录了王晋堂论述教学艺术的文章,这是我国以教材的形式第一次论述教学艺术。1986年,符策震在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后出版了《教学的艺术》(注:符策震。教学的艺术。海南人民出版社。1996.5)一书,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教学艺术的论著,它标志着教学艺术论的正式诞生。1987年先后出版的两本《教学论教程》(分别为关甦霞、罗明基编著)开辟了论述教学艺术的专门章节,成为教学艺术论进入教学论体系的开始。

      教学实践存在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层次质差。它可以划分为: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方法——技巧层次,以塑造学生完善人格为主的智慧——个性层次和以育德操为主的理念——润化层次。从整体上看,“六五”期间,我国的教学大抵属于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方法——技巧层。经过五、六年的发展,教学实践开始进入以塑造学生完善人格为主的智慧——个性型。知识→知识、能力→知识、能力、智力→知识、能力、智力、个性,是整个80年代我国教学实践从一元到多元,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教学实践从一元到多元,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教学实践的丰富多彩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立体化的教学方法范式。由经验主义、唯科学主义统治的旧的教学方法范式是难以承担“知识、能力、智力、个性”四维一体的教学重任的。融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于一身的教学艺术恰逢“用武之地”,这就从实践上为教学艺术研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七五”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可谓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培养新型的、创造型的人才。教学论界开始积极探索新的观念体系。关于教学本质的探讨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哲学指导说、认识说,出现了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双边活动说。这种认识上的突破有利于根据学生身心的实际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在师生关系上,出现了主导主体论、双主体论等说法,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积极能动的参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重大突破,它揭开了学生认识的动力系统之谜。课程的综合性、目标的全方位、教学的发展性、双边性是该期教学理论的关键词,“为创造性而教”成了十分流行的口号。以上开拓性研究为教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