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德国著名创造教育心理学家海纳特说过,许多调查的结果表明,创造型学生的形象是被否定的。人们看见的是他们奇特的地方,固执的行为和一些遭否定和变异了的社会行为,对此说长道短,却视而不见他们对一个集体和社会的真正意义。他认为,“在教育科学的领域里,大家几乎一致认为,今天的学校忽视促进创造力,而且常常跟创造力敌对。”诚然,他的见解是切中时弊的。 在现今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刚入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想特别活跃,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甚至“离奇古怪”的问题,也十分乐于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到了小学中、高年级这种情况明显减少,而到了初中几乎很少有学生再发问了。为什么?这是因为学校往往要求学生只能在教师的主导下,以书本知识为依据去认识、记忆既定的答案;而教师也是以此为依据去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样,学生也就逐渐养成教师讲什么、听什么;问什么,答什么;布置什么作业,做什么作业;考什么,记什么的依赖心理。这突出表现在:一是注入式充斥课堂。二是让学生满足现成答案。课堂上很少有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余地。即或偶尔有之,亦不被重视。至于有的学生出于大胆探索,而发表了不正确的意见,则更被认为是对教学的干扰,似乎理应受到奚落、指责而不是关心、指导。而有些所谓“启发”,实际是要求按照教师的思路作出预定的答案。一言以蔽之,现今教育的严重误区之一,是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其实,好动是儿童、少年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学生好问应该受到扶持与鼓励。而学生淘气、顽皮、荒唐和嬉戏的态度,只要不违背道德规范,不妨碍身体健康,也用不着过多干预,管得过死。诚如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所说:“古今真确的学理,伟大的事业,都被人加着‘狂妄’名号的‘狂人’发明创造出来的。所谓‘狂妄’无非就是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创造。”毋庸讳言,迄今许多学校仍单纯用考试手段向教师和学生施加心理压力,在基础教育和创造教育之间划成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把“打基础”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对立起来。于是,教学中教师代替学生思维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这不仅阻碍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而且压抑和抹杀学生的创造个性。因此,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解放学生的创造个性,我们应该与禁锢学生创造思维,抿灭学生创造个性的应试教育背道而驰;竭力创设条件,自觉实施主动思维训练法,即努力变学生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 二 主动思维训练法是针对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思维惰性——依赖长者和他人心理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自我意识,通过求知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故它是一种利用课堂教学这主渠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与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强化训练方法。具体说来,所谓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实验操作定义,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扬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培养创造个性(自主人格)为核心,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达到学生学会自学、自评和自控,实现在求知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强化学生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双优发展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其基本精神和操作方法是: (一)在学习机制上: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在学习活动中人的主体价值,是国外学习理论各流派和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学与教的过程中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实际上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来说,尤为必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创造力是不能强求的。但人们完全可以创造出使之发挥积极作用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是: 1、心理安全。就是说①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受到别人信任。 ②必须避免消极式的和谴责式的评价。③在努力争取创造力时,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所理解。 2、心理自主。这是指表达、思维、感觉自由,塑造自我自由。 一个人的心理自由感,也意味着承认和尊重他人的自由。 日本东洋大学恩田彰教授也强调,创造性比智力更富情意倾向,它同动机作用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它作为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心理能源。因此,开发创造性必须重视充实,控制心理能源。即必须注意激励动机、增强体质,促进情感训练。 综上所述,虽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创造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它不单纯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追求学生与教师哪个活动量多,哪个活动量少的表层问题,而是隐含着深沉而丰富的心理能源有待开发。故主动思维训练法能否成功的第一要义在于:是否让学生在求知活动过程中真正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并使其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激励。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表现出有寻根问底大声询问的倾向,才能乐意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告诉他人,才能敢于对不同意见,那怕权威观点提出挑战。一句话,才能在求知实践活动中促进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真正获得发展。否则,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实施只能流于形式,而决不可能达到实现培养自主人格和创造思维发展的预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