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 G 519 人本主义(humanism)教育思想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前43年)曾用拉丁文中的一个词humanitas来表征古希腊哲人的教育观:对人进行一种全面的教育,以宏扬纯粹属于人及人性的品质。 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弗吉里奥(Pietro Paolo Vergerio,1349-1420)率先阐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弗吉里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39年-95年)《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进行了完整的注释,撰写了《论绅士风度的自由学科》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全面地阐述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与方法,即:对年轻一代进行全面的教育,并根据学生的爱好与兴趣进行教学。但在当时,尚无Humanism一词。 到了1808年,一位名叫尼特哈麦(F.J.Niethammer)的教育家在一次以古代经典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为主题的辩论中,根据西塞罗humanitas的用法杜撰了一个德文词humanismus。半个世纪后,即在1859年,伏伊格特(George Voigt)出版了一部书,书名叫《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第一次将humanismus一词用于描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此后,humanismus一词又被译成英文humanism。 所以,从词源上来看,humanism一词基本上是指以人性的宏扬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全面的”教育。因此,人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同教育息息相关。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是以马斯洛(Abraham Harald(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R.Rogers,1902-1987)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思潮的兴起为先导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中叶在西方社会勃然盛兴的一种思潮,旋即对西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健康的人”;(2)生长与发展是人的本能;(3)人具有主动地、创造性地作出选择的权利;(4)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极为重要的内容。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些观点与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格格不入,所以又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第三思潮”(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而言)。 那么,人本主义心理学何以会在本世纪中叶形成并构成一股强大的认识冲击波呢?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实证主义思想的泛滥,一种被称为“技术主义”的价值观主导着西方社会,同时,也主导着西方的心理学研究。诸如电子计算机、机器记分系统、音响设备、精密微电子技术、统计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心理学的研究活动及其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对心理实验的控制、对研究数据的分析还是有关心理模式的建立,都在“科学”的名义下走向严格的定量化。这种定量化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看成是一个“纯客观”的现象加以剖析与肢解,极大地忽视了对人的心理本质的研究,忽视了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个体心理现象的研究,忽视了对人之内在的并且是非常丰富多采的心理活动的研究,从而使得心理学走进了一条难于自拔的怪圈之中。 西方心理学史学者认为:“时代精神的两个方面似乎有助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也可能加速它的进展。一个方面是来自一般文化,另一个方面来自物理学,物理学处处是心理学的楷模。”具体地说,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把人看成是社会机器的一个机械的组成部分,人性的缺失、人的能动性的缺失,因此,也是人的自我的缺失(如同行为主义所理解的那样),已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在物理学方面,人们已经抛弃了早期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部机器的观点,认为所谓的“客观知识”实际上还是主观的,是取决于观察者的。(注:参见杜·舒尔茨著,杨立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407-409页。)在这样一种时代氛围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 事实上,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整个西方文化中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反实证科学的认识倾向,出现了一些与当时的主流文化截然不同的哲学或认识论主张,如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等。如同西方学者所分析的那样,“存在主义与现象学这两种哲学倾向的影响组成了一种针对心理学建设的巨大的‘人本主义主张’。这一主张主要讨论人的本性和人与现实接触的性质。……在五十年代中期已可清楚地看出,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之渗入心理学由许多丰富的文化倾向所助长——那是些在文学及艺术中明显的倾向,它们以各种方式反对伴随工业化与技术而产生的形式主义和结构牢固的社会型式。这些倾向的来源是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反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反古典主义和反形式主义。”(注:〔美〕加德纳·墨菲、约瑟夫·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王景和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一版,第6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