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政治控制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锐 吴海波 中共湖北省十堰市委党校

原文出处:
政治与法律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拓展和深化已客观地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到了应有的高度,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涉及着权力关系、政治利益的再调整,关系着政治制度化水平的升降,因此,改革中出现的扭曲和失范相比于经济体制改革有可能还要剧烈。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政治控制已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失控效应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政治体制改革是新旧政治因素彼此消长的过程。它既扼制和摒除旧的政治体系及其运行方式,又必须扶植和构建新的政治体系及其运行方式。并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旧两种政治体制并存的时间将很长,当一种旧的政治体制逐渐退出政治领域而新的体制没能及时补位时,很可能导致政治体制改革的失控。

      1.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取向有可能弱化对原有政治权威的社会认同感。

      政治体制改革的取向是民主化。民主化的发展使公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强化,对政治民主的社会期望值大大提高。社会成员开始用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和要求政府官员和其他公职人员。他们要求社会公正和正义,厌恶官僚主义、效率低下、以权谋私、裙带关系、滥用权力、玩忽职守,要求进行大幅度的通常超过社会承受力的政治改革。如果政府机构不能及时通过内在机制医治自身的弊端,不能对其人员的腐败行为进行有效制裁,那么政府的威信就会下降。但是,传统政治体制所具有的顽痼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全部消除。由此形成社会期望和社会满足之间的较大反差,潜在地包容着政治不稳定因素。

      2.政治体制改革的民主化进程所激发的利益表达愿望和不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之间构成了现实矛盾。

      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民主的氛围,这必然会引发社会成员利益表达的强烈愿望。绝大多数人希望政府能关注并帮助实现他们的利益,但是这种愿望的实现往往会受到利益表达途径不完善和利益协调机构不健全的限制。如果民主制度不健全,人民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就会造成对政治稳定的冲击。

      3.权力资源配置中集权与分权的摩擦。

      权力关系的配置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与经济权利的调整相适应,当原有高度集中的中央政治权力被分解,地方、部门权力相应地扩充时,如果权力授予者不能对权力授受者形成同步性约束和监督,则会进一步强化分权心理甚至主张瓦解中央政权。这种新的利益冲突将直接削弱和威胁政治调控能力。

      4.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政治参与增加的滞后,有可能导致政治参与失序。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政治系统的开放性使得各种社会利益的代表都要求参与政治。随着社会利益要求多样化,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增强。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就必须随着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社会政治制度的复杂性、自治性、适应性和内聚力,然而政治体制整合政治参与要求的制度化进程由于种种原因有其发展的长期性、渐进性,因此,现实中存在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参与的反差使得政治失控取得了一个当然的成长理由。

      5.不同政治文化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激烈碰撞,使得人们政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增大。

      新的政治体制的建立,需要全新的政治理论。中国当代政治文化领域存在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双重冲突,多种结构与成份同时并存,彼此消长,与民主政治相关的成份并没有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以及传统的成份结构对现代化具有顽强的抗拒力,使得人民的政治价值取向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震荡。人们往往留恋专制下的宁静,或者把西方国家的巨大财富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当然地联系起来。当代中国的现实使我们看到,本土文化由于受到的冲击过猛、过急,很大一部分社会成员萌发失落感,产生一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主张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改革;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顶礼膜拜。中国的政治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期显示出政治敏感性高、政治认同感低、政治知识差、政治感情淡等特征,这对政治控制有着消极的影响。事实证明,观念的转变往往落后于体制的变革,接受不同政治文化的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很大不同,因而在生活中可能出现隔阂和冲突。如果这种冲突发生在决策层中,而体制本身又不能及时且有效地加以克服协调,就会出现波及整个社会的政治失控。

      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政治控制方式

      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运作也许比我们前述的理论描述更加复杂,因此,改革中进行适度的政治调控,以减少阵痛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反观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笔者认为改革中拟应综合正确运用下列各种政治控制方式:

      1.政治组织控制

      当代中国政治组织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其基本因素包容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民主党派、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政治团体。政治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释放它们对社会控制的能量。

      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党领导下自上而下有秩序、有步骤地扩展开的。因此,党在实现政治控制中起中坚核心作用。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指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其稳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注:[美]塞缪尔· P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7页。)。党的政治控制的核心是左右全局, 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来导向的。对于党的中央层面而言,要求正确分析形势,预测发展趋势,在改革的关键阶段果断决策并以此统一人民思想。在政治体制民主化的进程中,政治控制要求中央层宏观调控运作能力的加强。对于党的地方组织层面而言,要求清除中央政策下达中的梗阻因素,防止中央政策的走形变样,保持基层党组织运行的统一与协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