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当前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多元趋向的新特点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趋向的若干新特点: 1、价值观念的多元趋向 其一,价值取向的多向化与功利化共存。高校学生面对经济、政治体制大变革的社会环境,每天都在经受着改革开放的洗礼,感受着来自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的影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也迫使他们去推销自己;社会现象和育人、用人的新模式深深撞击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向多向发展。突出表现在就业选择上,他们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有多条途径,既可以在国内生根开花,也可以到国外拼搏;既可以到党政机关、国营企业工作,也可以到“三资”或私营企业服务或当个体户。其价值取向不愿受羁绊,常言之“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希望被“服从祖国需要”框住。其无原则的多向价值取舍,很难界定其孰轻孰重。同时,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的“投射”,使他们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和反思明显增多。在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利益要求,外贸、金融、建筑等热门专业成了大学生追逐的目标,不管专业与否,不管能否发挥自己的专长,到国外去、到外资企业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已取代了传统的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其价值取向往往以功利为轴线向多向辐射。 其二,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与社会化共存。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在进取精神得到弘扬开拓的同时,自我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他们既赞成个体社会化的道理,又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他们认为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在多元经济成份、多元经济利益、多元经济分配形式共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凭借自我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特别珍视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期望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当前,“以自我为主体”的人生价值观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认同,“自我设计”、“自我成才”、“自我实现”的意识已充盈其脑海。因而,其思想行为常处在自我化和社会化的矛盾之中,表现出一种身不由己处于社会大潮的无奈,而看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衡量一切的倾向。其价值取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多向辐射。 其三,价值目标的理想化与短期化共存。每个考入大学、研究生门坎的高校学生,在心底里都拥有一幅或大或小的宏伟蓝图。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对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十分关注。但这种关注带有一种重眼前、轻未来的反理想主义的倾向和一种文化近视特征,更多的是追求眼前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个人实惠,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因而对社会变革和自身的发展都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态,总是埋怨进程太慢。在知识择重上,往往更注重直接应用于生产、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对见效较迟、但是实现远大理想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则较忽视和冷落。有些人甚至片面地认为社会活动能力、特别是社交能力是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其价值目标的理想化和短期化两种现象矛盾地共存于一体,心目中追求价值目标的理想化,但在行动中价值取向的短期化行为又显而易见。 2、是非标准的多元趋向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青年学生的是非评价观念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对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成功与失败的评价标准不再是过去那么单一、纯正。西方种种思潮的不断涌入,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的观察力敏锐但认识较片面,求知欲强但鉴别力较差,对是非标准缺乏辩证统一的把握能力,往往呈现出多元趋向,甚至处于矛盾之中。这种是非标准的多元趋向在另一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青年大学生头脑中的榜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的先进人物、榜样力量对他们的影响在悄然下降,他们特别容易把与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和个性兴趣相同的著名人物作为自己的楷模。内心里既热爱毛泽东、邓小平等世纪伟人,又崇拜荣毅仁、霍英东等“红色资本家”;常言之:“雷锋、孔繁森固然应该学,下海赚大钱者未必就不可取。” 3、思想情感的多元趋向 高校学生思想情感的多元趋向集中表现为思想情感的多向、多层次状况:既追求科技的高品位、大贡献,也“暗恋”“黄金屋”、“颜如玉”;既崇尚呕歌劳动,又不太愿意深入基层与劳动人民为伍;既拥护社会主义优越制度,又羡慕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既有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分子,又有多种信仰兼容者,也不乏个别对当局主导思想信仰的背叛者;……往往既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又有低级趣味的腐朽意识;既有进步的思想认识,又有落后的陈腐观念;既有正确、积极的思想情感,又有错误、消极的思想意识。 上述种种思想观念的多元趋向,均有其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校园里的思想观念的多元现象,正是社会深化改革、新旧体制更替所引起的社会思想深层反响在高校的奏鸣曲。存在决定意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经济体制、多元经济利益、多元经济分配方式的共存,无疑将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向多元方向发展。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是非观念和思想情感自然难免不呈现出发散型的多元状态。 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多元趋向的客观效果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得到了极大的启迪和更新,优胜劣汰观念、自主自立观念、效益效率观念、民主与开拓精神在高校学生中得到了确立和张扬,使他们对改革开放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这无疑是积极的有益的效应。另一方面,思想观念的多元和无序则可能导致高校学生的无所适从;无论是价值观念、是非标准,还是思想情感,在根本上只能是一元而不能是多元。否则,“自我”意识的恶性膨胀将导致个人主义,功利意识的盲目发展会形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非标准的多元和思想情感的多向,会使其政治、道德乃至整个人生的成长与培育失去思想基础和方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