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回信立意高远、视野宏阔,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美育不仅关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个道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2]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推进新时代美育工作,实现用美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提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内涵丰富、层次多样,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展示了中国人民爱美求善、自强厚德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艺术成果。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中孕育的美育精神是“中华美学精神在民族的实践活动中的呈现”[3],也是“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育人及应用层面的独特建树”[4]。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虽然涉及中华美育、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等,但就其本质而言,总是离不开人,是一种“为人”的文化。中华美育是运用中华民族的审美与艺术传统进行的一种独特的人格教育,能够滋养人的心灵,为人提供生命指引。因而,基于人的养成,从个人、社会、人生以及自然角度梳理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的特质,是进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前提。 1.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中华美育以完整的个人为培育对象,注重个人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塑造,强调通过内容与形式兼具的艺术来培养内心和谐、举止得体的人。这在儒家思想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儒家追求的是“成圣人”“成大人”的最高理想人格,注重内圣外王,强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重外在形象;质,是内在气质。对君子来说,当具备了良好的美德和仁爱之心后,就会由内向外散发出独特的精神气质,落在行为层面表现为既文雅又有礼貌。彬彬有礼、温婉敦厚是一种君子人格,也是中华美育的培养目标。儒家注重“遵礼”,目的在于教人懂得基本的礼仪规范,以保持个体行为雅正、社会秩序和谐。《荀子·修身》云:“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也就是说,礼具备促进个人行为典雅的价值,使得个人超越世俗性的傲慢、粗野等行为。如何“遵礼”,儒家推崇“礼乐教化”,认为“乐”是把外在的礼的规范性要求,通过音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体心理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人格品性。受教育者正是通过学习音乐陶冶道德情操,通过学“礼”掌握各种礼仪规范,达到内外统一,即“成于乐”。孔子强调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由此可见,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中华美育既注重个人的内在气质,也关注外在的言行举止,强调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这对于我们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少年具有重要启示。 2.尽善尽美、美善统一 尽善尽美、美善统一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美与道德教化、美与人格修养等,体现的是美对善的促进,对人格培育、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李泽厚曾概括了美善统一的美学特质:“通观整个中国美学史,美善统一始终是个根本性问题,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美学思潮中,对于善的实质、内容的理解,以及美善如何获得统一的看法有所不同。”[5]“尽善尽美”最先由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在评价“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在谈到“武”这一乐舞时,他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可见,在孔子眼里,韶乐与武乐在形式上都非常动人美妙,但他更推崇韶乐,原因在于韶乐不仅“美”还“善”,具有道德的意蕴。孔子论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这里所言的“美”在本质上和善、德同义。孔子强调“仁者爱人”,突出人类所有美好纯净的情感都来自对天地、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论语》中记载:“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句话就表达了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的思想。关于美对善的促进,荀子也有论述。荀子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荀子强调了美善相乐,即美善结合、相得益彰,体现了尽善尽美的儒家音乐美学理想。总的说来,中华美育注重将道德和理想统一起来,追求一种向善的境界,以培养尽善尽美的个人。 3.礼乐修身、家国天下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礼乐传统和诗教文化。礼,主要指统治秩序、国家典制、社会活动的准则等;乐,则是乐舞歌诗的总称。礼乐教化主要是通过书法、音乐与绘画等礼乐的具体形式向个人传达行为准则、礼仪规范和社会要求等内容,实现乐教和诗教的感化、净化和教化作用。乐,具有一种由外到内的感染力和净化力,好的音乐感人肺腑,能够让人愉悦、静心、节制,使人积极向上。此外,孔子还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就强调了礼、乐等六艺的重要性。儒家强调礼乐教化,除了规范个人言行外,还以修身为起点,引导个人在诗教、礼教的熏陶中树立从个我通达至天下世界的价值追求,促进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抱负的仁人志士的养成。《礼记·乐记》中有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体现了“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教育感化,让人的情感思维和外在行为既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伦常,同时抱有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入世寻安身,以循美求立命”[6]。这种以入世寻安身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个人在家国情怀的驱使下,心怀天下,忧国家事,自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基于此,以诗、乐为代表的礼乐文化既是对群体秩序的维系,也是培育个人家国情怀的起点,推动由个人教育通达至家国天下教育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