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4-0104-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阈,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高校作为人才汇聚、培养的场所,也是科学的渊薮、人文的殿堂,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心理疏导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对西方国家提出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疗法”的借鉴与发展,是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我们要准确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划清心理疏导与心理疏导疗法的学科边界。 1.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 作为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心理辅导”最早产生于西方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它实际上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心理辅导”率先被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所吸纳,并逐步在学校教育领域展开了实践和探索。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平等、积极关注和“五条件接纳”的氛围中,辅导者根据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困扰,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给当事人以合乎其需要的指导与服务,协助当事人摆脱心理和行为困扰的方法。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关注学生的内在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其工作原则和方式有着更为鲜明的“心理学专业”特色,可以更快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心理疏导”借鉴了“心理辅导”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从心理学视角,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开展工作。 心理疏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疏导指心理疏导疗法,在心理治疗领域广泛应用,指设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疏通、引导,实施个别或集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疏通”是指医患之间广开信息交流之路,通过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把病人心理阻塞的症结、心灵深处的隐情充分表达出来。“引导”即在系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抓住症结,循循善诱,转变人的认知结构,把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及病理心理引向科学、健康的轨道。 广义的心理疏导广泛运用于教育、管理领域,指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通过解释、说明、共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和思想,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人们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其中,“疏通”与“引导”是心理疏导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为了正确的“引导”,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标,是“疏通”的继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指的就是这种广义的心理疏导。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疏导”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指导常常居高临下,使教育对象产生距离感,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的内心疑虑。而“心理疏导”不仅建立在对教育对象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而且贴近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和思想实际,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的内心困扰,在这个基础上,施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因而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能完全等同于心理治疗中的心理疏导。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和目标。二者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育立场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并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但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互相取代。 2.认清心理疏导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心理问题不断涌现。对于高校而言,随着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使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发展压力不断增加,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高校师生的精神负荷过重、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失衡加剧、利益冲突凸显。这种客观现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心理疏导、思想解惑和矛盾化解为重点,从情绪疏导、心理引导、力量团结、矛盾处理、困难解决、思想转化等渠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这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心理疏导是解决师生的心理困扰,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而社会阅历少、心理发展不成熟,因而当面临学习、就业、经济、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道德困惑和精神危机。北京高校大学生2005年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05级新生中13.86%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而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冲突、恋爱问题方面的困扰增多,心理问题也相应增加。四年级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达到16.31%。其中,来自边远农村的学生有19.67%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P183)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已远远超过肝炎、肾炎、肺结核等生理疾病,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