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2)07-0001-06 DOI:10.19865/j.cnki.xxdj.2022.07.001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经历了初步探索、正式确立、深入发展和系统建设等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科学化到学科化再到系统化的质性飞跃。 从学科定位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相继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明确指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大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持续推进学科创新发展,提高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中的贡献度,改变被人视作“边缘学科”的现状,从学术版图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优势学科”。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这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取向。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3]他将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建设任务和目标,指明了学科建设路径和方法,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要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4]“当前,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被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5]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贡献度,就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学科支撑、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更鲜明的学科自觉、更坚定的学科自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新论域,提高理论生产能力、学术原创能力,提供更多具有原创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研究成果。 从学科现实来看,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学术研究深入发展、实践成效不断显现,培养了一批具有学科特色和专业技能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这些成绩和良好发展态势为学科的进一步建设和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学科范畴亟待进一步廓清,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我们需要着眼于理论思维与实践导向,聚焦学科前沿热点问题,推进学科元理论研究的深化,推动学术研究向时代性、规范性、精准性发展,助力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而言之,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守正创新,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度。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加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三大基本路径,即加强理论研究、坚持实践指向、把握交叉研究趋势,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蕴涵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蕴涵,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其提供了难得机遇,30多年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其提供了坚实基础。 增强学科发展的理论蕴涵,是立足新时代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6]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思想生产、理论输出能力,创新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加高质量的理论供给,责无旁贷。